2012年5月,外国一家知名医药公司发现,有人在两家国际知名化工网站上陆续发布了一批新药化合物的结构式信息,总共89个。而这些新药化合物,均是该公司委托这家位于上海的新药开发公司斥巨资开发合成的主打产品,属于商业秘密。
是谁偷走了价值不菲的商业秘密?目标最终锁定在了胡某身上。30岁出头的胡某,曾在这家新药开发公司担任合成研究员,2010年年底辞职,并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家生物医药科技公司。面对外国客户和新药开发公司的指控,胡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而他之所以在网络上发布这些信息,为的是标榜自己的研发能力。可对于外国客户和新药开发公司来说,这些化合物结构式、合成信息被公之于众后,已不能申请药品专利,前期所有的研发投入280余万元都“打了水漂”。
据胡某交代,他是在加班时间,采用多次拆换其他研究人员办公用保密电脑硬盘的方法,窃取了研发资料。
日前,经上海浦东检察院提起公诉,胡某被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解放日报》4.9 栾吟之 金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