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见闻

    马来西亚:种族和睦是幸福基石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08日   07 版)

      邱绍平是居住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华人富商,头衔为拿督,相当于英国的爵士。据邱绍平讲,他的爷爷是广东潮州客家人,1910年坐船到婆罗洲的山打根,一开始是做苦工,等攒了一点钱后,就从事火炭生意。父亲邱锡洲子承父业,后来转营木材和木板厂生意,山打根密布的原始森林令邱家的生意迅速壮大。

      邱绍平家族下南洋的历史,是中国客家人闯荡世界的一个缩影。经济地位优裕,是马来西亚华人给人的普遍印象。

      马来西亚华人聪明,这一点不仅马来人承认,其他国家的华人也认同。记者问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沈永亮到底会说几门外语和地方话,他掰着指头数:“英语,这是官方语言;马来语,做生意要用;粤语,这是‘华人官话’;普通话,做生意要用;客家话,也是华人母语;潮汕话、台语,另外,懂一点点印度语。”有文化的华人掌握七八门语言很正常,普通华人四门左右,反正做生意需要的,他们都要学会。

      占人口28%的华人,在马来西亚三大族群当中城市化水平最高,中等收入人口比例最高,他们掌握着马来西亚超过一半的经济。华人能干又有进取心,如果没有政策保护,马来人的境况会非常惨。所以,社会保障的是马来人,但也可以理解成保障的是穷人。

      马来西亚民众性格平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很好,当地华人都有一些马来朋友,平时会经常来往。马来西亚国父、第一任总理拉赫曼曾说:“和平和我国人民的幸福,取决于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没有它,这个国家就会因由此产生的灾难而崩溃瓦解。”

      对于“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问题,华人和马来年轻人给出的关键词是:“很小、和平、高成本、政治动荡、无能、贪污、危险、倒退。”

      看来,现在的马来西亚青年已经不那么乐观,他们的态度和观点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政府效率低是事实,偷窃抢劫比较多是事实,族群关系融洽也是事实,但如果只看一个方面就判断那就是误解。消除误解,最重要的是来马来西亚。”沈永亮总结道。

      马哈蒂尔执政时期,一位记者曾描绘1990年时将出现的理想的马来西亚人:“作为一个马来人,他认为自己在国家的地位是安全的;作为一个华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会受到政治操纵的无理束缚;作为一个印度人,他认为他的少数派地位不会因为孤立无助而受到剥削;作为一个土著人,他认为离吉隆坡的距离没有成为被忽视的理由。”20多年过去了,马来西亚比1990年代的状况至少没有变得更糟。

      (《南都周刊》2014年第11期 潘采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