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习近平访欧 一路文化一路诗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08日   05 版)

      习近平访欧 一路文化一路诗

      习近平访欧 一路文化一路诗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11天欧洲行程,无论是穿着改良的中式服装,还是引诗词古文谈欧洲名著,一路下来,文化味贯穿始终。

      3月24日,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讲到,“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

      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在西方文学中,他是“伟大的受难者”同义词。习近平又引用道:“荷兰哲人伊拉斯谟说过,‘预防胜于治疗’。”这位哲人,是16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次日,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文章。他提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知行合一”,由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提出。

      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他频繁引用中国经典,如《论语·为政》的“五十而知天命”,《孟子·尽心章句上》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礼记·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等。

      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他说:“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

      魔鬼“墨菲斯托”,是歌德小说《浮士德》中的反面主角,习近平用他来形容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误解。习近平又引用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名言“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和中国古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表达铭记历史的重要。

      欧洲之行,习近平借用西方人熟知的文化形象,阐释中国人眼中的人文精神。这其中,有以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欧洲哲学家,也有雨果、大仲马为典型的现代小说巨匠;有圣西门、傅立叶这样的社会主义先驱,也有马尔库塞这样的思想大师。

      (《人民日报·海外版》4.3 石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