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除了摩天楼、高速公路、CBD,还应该打理好它的老街小巷,处置好它的历史传承。
偶有出国机会,我特别喜欢逛所到城市的老街。
穿过或宽敞闲适、或熙熙攘攘的闹市,徜徉在那些古老而悠远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鲜明的住宅、个性独具的店铺迎面而来。有时踏着蜿蜒的碎石小路,闻着窗台上的海棠花香,仿佛走过厚重悠长的历史,在读一本本风土民俗的典籍。如果说,那些豪华高楼好比文章中的宏大叙事,而那些老街民居就像是鲜活的生动细节。
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不少这样的城市老街。在一些街头巷尾,冷不丁你还能遇到一家不起眼的“百年老店”,它的经营者,或许已经从爷爷传到了儿子,从儿子传到了孙子,但是风味传统依旧。即便你离开几年甚至几十年,却依然可以凭着对它的记忆找到它,就像找到一个失散多年的朋友。
在欧洲一些看上去挺寻常的老街的咖啡馆里,有时你会看到几把不起眼的旧椅子,这也许是某名人坐过的椅子,你能幸运地在椅背后面看到名人的手书签名。这成了店主骄傲的无形资产,俨然也是老街的文化资本。
这样的老街历久弥新,常常给人温馨而甜蜜的回忆,承载着点点滴滴的感情寄托。我把它们比作人身上的“胎记”,它是伴随着人一起成长的。我们的城市原本也有不少这样的“胎记”,然而,或许我们的审美出现了问题,或许是急功近利的城市化理念,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轻易地将它们“手术”了。“胎记”消失了,城市和个人历史书页中的故事也一并被擦去了。
城市建筑和城市风貌的保护,那是建筑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课题。普通人关注的是琐碎日常生活的记忆,这种记忆,是需要有参照物的。就好比一篇文章再好,如果缺乏生动的细节,也将是空洞乏味的。
(《文汇报》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