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指出,年龄在60岁以上、3次以上不在同一天测得的坐位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为正常值。超过这两个数值可定为老年高血压。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须高度重视。
一般80岁以上老人,血压目标为150/90毫米汞柱。收缩压不超160毫米汞柱者可从生活上调节。如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8克以下,适当运动,多吃蔬果,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体质指数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老人的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应介于18.5~25之间。
太胖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问题,如高血糖、高血压等,还会造成关节受损。研究发现,女性BMI每增加5%,就会导致冠心病危险增加23%。同样,太瘦易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BMI小于23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专家提醒,体质指数大于28时,最好控制饭量。太瘦则应补充能量、蛋白质、维生素D。
骨密度
我国50岁以上人群约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女性超过45岁,男性超过50岁,就要做骨密度检测。
董纪元说,临床上,测量骨密度的常用方法中,一般结果用T值表示:正常人T值≥-1.0;骨量低下T值<-1.0且>-2.5;骨质疏松T值≤-2.5。若骨密度过低,可多喝牛奶、吃虾皮来补充钙和维生素D,同时可做快走、慢跑、打乒乓球等运动,每天晒20分钟太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应摄入800毫克钙,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为1000毫克。
血 糖
血糖主要看3个指标: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5.7%。超过数值,就是糖代谢异常。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冠心病风险增加11%;空腹血糖每下降1毫摩尔/升,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能下降20%。高龄老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可放宽到7.5%~8.0%。
高血糖者可通过在生活上调节,如合理饮食,多吃低脂肪、低蛋白、高纤维的食品,维持规律的作息,合理运动等。
肺功能
肺活量可作为衡量老人健康与否、预测寿命的重要指标。目前最常用的肺功能指标有两个: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先尽量深吸气,直到不能再吸进气体后迅速用力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体量;时间肺活量(FVC),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一般来说,FEV1<80%预计值和FEV1/FVC<70%是诊断肺功能的指标。不过,肺功能与性别、身高、是否吸烟等也有关。
肺功能有问题,除遵医嘱检查、治疗,还要戒烟、减少粉尘吸入。还可学习腹式呼吸:缓慢深吸气,腹部鼓起,然后缓慢吐气;吐气时腹部瘪下,有助于增加通气量,缓解呼吸困难。
(《生命时报》3.28 张杰 吴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