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寻找害死爸爸的“凶手”

    《 文摘报 》( 2014年03月22日   06 版)

        黑匣子之父沃伦

        1925年,沃伦出生于澳大利亚格鲁特岛的一个传教士家庭。9岁那年,澳大利亚发生了史上最大的空难,沃伦的父亲被夺去了生命。小沃伦哭成了泪人:“飞机出什么事了?”可是,没有人知道答案,从此,找到害死爸爸的“凶手”,成了小沃伦的愿望。

        大学毕业后,沃伦成为墨尔本航空研究实验室的一名工程师,主要研究飞机燃料问题。然而,沃伦常常“不务正业”,他感兴趣的是飞行记录系统的研发。

        “沃伦常常彻夜不眠地研究,半夜里,我总会被他的叹息声惊醒。”沃伦的太太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个商品交易会上找到了灵感。”沃伦曾笑称那是“一次缘分之旅”。“上世纪50年代初,我无意间在橱窗里瞥见了一个德国产的便携式录音机,顿时茅塞顿开。”

        1954年,沃伦发表了学术论文《一种有助于调查空难事故的设备》。文中构想了一种记录装置,既能将飞行员的对话和飞机上的仪器数据信息保存下来,又能耐高温、抗挤压。这篇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小影响,但在澳大利亚学界却反响平平。

        1956年,沃伦终于研制出了“黑匣子”的雏形“航空研究实验室飞行记忆匣”。1958年,英国航空界官员访问墨尔本航空研究实验室,沃伦抓住机会,在午餐会上向英国人展示了他的发明。英国官员赞不绝口,随后,英国在一架飞机上装上了“记忆匣”,沃伦被邀请乘坐这架飞机,以验证这项新发明的作用。

        飞机降落在伦敦,英国媒体纷纷将相机对准了沃伦,报纸上刊登了他的大幅照片,还有漆成橙色的“记忆匣”。一家报社的记者为突出“记忆匣”的“神秘性”,杜撰了“黑匣子”这个名称。没想到,从此飞行记录器就以“黑匣子”这个名字流传开来。

        尽管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但沃伦并未拿到一分钱。回到澳大利亚后,航空界仍旧对他的成就置若罔闻。直到1960年,又一起大空难在澳大利亚发生,澳政府才开始重视飞行记录系统。

        随着“黑匣子”的作用逐渐凸显,沃伦的卓越贡献终于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认可。2002年,当局为他颁发了“澳大利亚国家勋章”。2008年,澳洲航空公司还将一架空客A380客机命名为“沃伦”。

        (《文汇报》3.16 胡婷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