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宁古塔:清朝犯人流放地

    《 文摘报 》( 2014年03月22日   05 版)

        “宁古塔”为满语地名,《清史稿》记载,“宁古塔”是“六个居地”或六个部落的意思。许多人认为这里曾经有塔存在,其实并非如此。方拱乾在《绝域纪略》中曾载:“满人呼六为宁公,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

        “宁古塔”在近代之所以出名,主要原因是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朝时,这里成为著名的流放地。

        其实,流刑并非出现在清朝,如果上溯追源,流刑始于秦汉时期,在唐宋时期形成制度。在清朝前期,流放刑罚的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对中国传统中重土地、重宗族、重家庭观念来说,这是一种十分严厉的处罚。

        被处流刑的人当时称之为流人。流人在刑部的判决下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多在一个月内被押解上路。流人一路上“备尝艰苦,常受折磨”,真正到达谪戍之地的流人是千辛万苦、死里逃生,常有身体不佳者命丧途中。流人身戴枷锁从京城到宁古塔,徒步行走需要4个多月的时间,苦不堪言。

        清初的宁古塔,统辖今日吉林、黑龙江两省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域。宁古塔属高寒之地,生存异常艰难,犯人流放北疆宁古塔是出于从军戍边的考虑,他们需要应对沙俄入侵,时刻做抗击的准备。

        流放到宁古塔的流人中有部分犯有杀人、抢劫等罪,但相当一部分是官吏、士绅、文人,属于社会的上层人士或者贵族。这些有文化的流人来到宁古塔后,夏天也要从事农耕活动,冬天要进山伐木。他们处境虽然艰难,但精神视野却十分宽广。许多人从京城出山海关到盛京,到吉林再到宁古塔,一路走来一路诗歌,他们的到来竟然繁荣了北方特别是关外的文化。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著名文人陈嘉猷因替别人斡旋官职,遭人告密,被朝廷流放宁古塔。到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对来宁古塔新城探望父亲的杨宾说:“我于顺治十二年流宁古塔,此地尚无汉人。”(杨宾《柳边纪略·卷三》)可见,他是书面记载的第一个流放到宁古塔的汉人。

        诗人吴兆骞,因“丁酉科场案”(又称南闱科场案)被人诬陷,流放宁古塔。他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初三出京,行期4个月,当时吴兆骞才27岁,待其亲友筹钱将其赎回时,他已经50岁。吴兆骞在宁古塔期间创作多篇诗赋,其风格风骨遒劲、雄浑壮丽,他的许多诗歌描写抗俄戍边,所以被称为边塞诗人。

        (《民主与法制时报》3.13 刘知彦 封官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