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菜根谭》

    《 文摘报 》( 2014年03月22日   08 版)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作者以“菜根”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还有一种解释说:“菜之为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是此书所说世味及出世味皆为培根之论。”所言亦当。洪应明将谭以菜根名,化大俗为大雅,变腐朽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余,点化人世间的万事。

        古人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作者借解释菜根的含义,将儒的仁义中庸,道的无为知命以及佛教的禅定超脱熔冶于一炉,总结处世为人之策略,概括功业成败之智慧,指示修身养性之要义,界分求学问道之真假,指点生死名利之玄妙;既主张积极入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恩泽后世的进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山水、独善其身、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同时也倡导悲天悯人、普度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境界。

        本书从形式上看,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一段语录字数不多,但十分精辟,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知退一步,须让三分

        [原典]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释]

        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反复无常,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以让步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在做有风险的事情时,冷静沉着地让一步,尤能取得绝佳效果。

        明朝时,江苏长州地方有一位姓尤的老翁开了个当铺,好多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某年年关将近,有一天尤翁忽然听见铺堂上人声嘈杂,走出来一看,原来是站柜台的伙计同一个邻居吵了起来。伙计对尤翁说:“这人前些时典当了些东西,今天空手来取典当之物,不给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那人见了尤翁,仍然骂骂咧咧,不认情面。尤翁却笑脸相迎,好言好语地对他说:“我晓得你的意思,不过是为了度过年关。街坊邻居,区区小事,还用得着争吵吗?”于是叫伙计找出他典当的东西,共有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是过冬不可少的衣服。”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东西现在不急用,不如暂放这里,棉袄、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那人拿了两件衣服,一声不响地走了。当天夜里,他竟突然死在另一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那人打了一年多官司,害得那人花了不少冤枉钱。

        原来,这个邻人欠了人家很多债,无法偿还,走投无路,事先已经服毒,知道尤家殷实,想用死来敲诈一笔钱财,结果只得了两件衣服。他只好到另一家去扯皮,那家人不肯相让,结果就死在那里了。

        后来有人问尤翁:“你怎么能有先见之明,容忍这种人呢?”尤翁回答说:“凡是蛮横无理来挑衅的人,一定是有所恃而来的。如果在小事上不稍加退让,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人们听了这一席话,无不佩服尤翁的见识。

        学者扫物,直觅本来

        [原典]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译释]

        人的心理原本都有一部纯美绝佳的文章,可是让人遗憾的是,这部文章往往被后天的物欲杂念给封闭了;人的心里原本都有一曲真正绝美的乐章,可同样遗憾的是,有些人往往被妖歌艳舞给迷惑了。所以说,学者求学问道,必须先扫除外界干扰,用智慧来寻求自己的天性,如此,才能获得宝贵的学问。

        求取学问是很严谨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心神合一,不为外物所扰。句中的“残篇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此处比喻物欲杂念之意。“鼓吹”,指高雅的音乐。“真受用”,指真正的好处。专心不二,就是要求人们学习时必须心静。心静方能入神,方能“意不随流水转,心不追彩云去”,这是一种稳定的心性,也是不为外物干扰而学道有成的宝贵所在。

        浮华不羡,淳朴存真

        [原典]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译释]

        交一个市井之人做朋友,还不如和山野老汉来往;巴结权贵人家,还不如和平民百姓亲近;听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批评现代人的错误,不如传述古人的善言美行。

        朋友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忙碌之余,泡一杯香茗,与好朋友谈谈心、说说事,能够松弛身心、怡情益智。然而,交什么样的朋友才对人生有益,还是值得思考和明确的。

        《史记》中说:“以权势、利害相交合的朋友,权势倾倒利害已尽必然疏远。”唯有以道义相交、性情相交、肝胆相交、真诚相交,才会深切长久,才不致被富贵、贫贱、患难、利害所分离。句子中的“山翁”,指隐居山林的老人。“朱门”,红色的大门,比喻富贵权势人家。“白屋”,比喻平民穷苦人家的房屋。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结交些市井小人,所听到的大多是投机逐利俗事,这就容易沾染庸俗之气,倒不如结交一些淡泊清雅、隐居山林的士人;如果整天奔走于富贵权势之家,所听到的大多是功名利禄的权势之争,这很容易使人心生迷惑,丧失人格,倒不如结交一些平民百姓;如果总喜欢谈论左邻右舍的闲言,很容易使自己卷入是非之中,倒不如听听樵夫牧童的歌谣。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选择良友,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或者处世。

        攻勿太严,教勿太高

        [原典]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释]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别人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到别人是否能够做到。

        谁都不愿受到别人的责备或批评。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也少不了责备或批评。通过批评可以改正错误。但是,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是不可随意为之的,否则,对方不仅不会接受,还会产生怨恨。至于教人为善,不要论调过高,不要尽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而应考虑他的能力是否可能达到,只有鼓励对方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才能增强其自信心,从而达到有效诲人的目的。

        林肯年轻时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写信写诗讽刺和挖苦别人,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故意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他彻底改掉了这种坏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讽刺一位政客的文章。文章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他向林肯下战书,要求与其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两人在河边见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就要进行。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才使得这场悲剧未发生。这对林肯来说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教训,让他懂得了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在与人相处时不再随意攻击他人。

        功盈招忌,业满招损

        [原典]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译释】

        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鬼神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希望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

        为人处世就应处处讲究恰当的分寸。过犹不及,不及是大错,太过是大恶,恰到好处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

        战国时期,在秦国推行变法的商鞅,受到许多守旧“巨室”的反对。变法之初,专程赶到国都来“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甚至太子还带头犯法。为了使变法顺利实施,商鞅毫不留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结果,新法实行十年,秦国便国富兵强,乡邑大治,最后使秦孝公成为战国霸主。

        然而,正当商鞅在秦国功勋卓著的时候,他的心情却反而感到孤寂和迷惘。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自己也弄不懂。于是,商鞅便去请教一个名叫赵良的隐士。他对赵良说,秦国原本和戎狄相似,我通过移风易俗加以改除,让人们父子有序,男女有别。这咸阳都城,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阙高耸,宫室成区。我的功劳能不能赶上从前的百里奚呢?百里奚是秦穆公时的名臣,现在商鞅和百里奚比,当然颇有一点委屈的情绪。谁知赵良却直率地说:“百里奚一得到信任,就劝秦穆公请蹇叔出来做国相,自己甘当副手;你却大权独揽,从来没有推荐过贤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又帮他们立了新君,天下人无不折服,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呢,犯了轻罪,反而要用重罚,简直把人民当成了奴隶。”

        “百里奚出门从不乘车,热天连个伞盖也不打,很随便地和大家交谈,根本不要大队警卫保护;而你每次出外都是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群,前呼后拥,老百姓吓得唯恐躲闪不及。你的身边还得跟着无数的贴身保镖,没有这些,你敢挪动半步吗?百里奚死后,全国百姓无不落泪,就好像死了亲生父亲一样,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着号子干活,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敬重他;你却一味杀伐,就连太子的老师都被你割了鼻子。一旦主公去世,我担心有不少人要起来收拾你,你还指望做秦国的第二个百里奚,岂非可笑?为你着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隐山野,说不定还能终老林泉。不然的话,你的败亡将指日可待。”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赵良言中,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能够抑制上层保守派的反抗,如刑及太子的老师。试想,太子犯法尚且不容宽恕,老百姓当然只有遵照执行了。

        但这同时,也就给商鞅埋下了致命的败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一旦有机可乘,上层保守派肯定会合而攻之。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立即诬告“商君欲反”,并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秦发兵攻打,商鞅被杀于渑池。秦惠王连死后的商鞅也不放过,除了把商鞅五马分尸外,还诛灭其整个家族。

        事事留有余地,从多方面考虑事物发展的大势,无论为文还是从政、经商都有大益。俗话说,做日短,看日长。要考虑到将来的前程,设身处地地想,人生的福分就像银行里的存款,不能一下子就透支,应当好好珍惜,精打细算,方能细水长流。不因一时贪心毁坏将来的名声。抱着平常心,乃是得乐的大法。

        (《菜根谭全鉴》洪应明著 东篱子解释 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