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与兵家思想
李娟在2014年第1期《中华文化论坛》上说,兵家思想之于杜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杜甫吸收兵家思想中诸如战争理念、战略准备、战术选择、战事预见等方面的军事韬略,将其融入创作中,赋予诗歌鲜明的军事理论性和指导性,使之脱离了纯粹的文人诗行列。另一方面,杜甫领会兵家思想所蕴含的破坏精神及对奇正虚实的强调,加速了诗变理念的形成。同时,兵家思想对战略战术的考虑及对“势”的重视,也启发着杜诗谋篇布局的多样化及行文风格的多元化。而战争的频发、从军入幕的时局,文武兼备、技艺相通的文化,为杜甫诗歌接受兵家思想提供了可能。
“跨有荆益”与“天下有变”
于天宇在2014年第1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上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的发展提出了两层战略:一层是前期战略,旨在夺取荆州,进而入蜀,跨有荆益;另一层是后期战略,包括宛洛、秦川二策。但是这一举措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前期战略因为孙权对荆州的战略意图而困难重重,“跨有荆益”之策因为刘备的割据心态、关羽的莽撞和诸葛亮的人微言轻而失败;另一方面,后期战略的触发,依赖于“天下有变”这一条件。诸葛亮“天下有变”所指应为曹操势力内部人士群体发生的叛乱,而其根据并不充分,后来也未被诸葛亮坚持,加上诸葛亮晚年性格的巨大变化,使得《隆中对》的后期战略从条件到精神都无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