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座纪念碑,能比和平饭店更能胜任做上海的纪念碑。不论那过往是如何在堤岸上被移花接木,它总面江而立,呈一个巨大的A字,好像一条载着无限往事颠簸前行的大船。”这是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她的《成为和平饭店》前言里写下的话。
的确,上海的和平饭店是一个足以满足人们对整个二十世纪窥视的好奇目光的地方。饭店的778房间曾见证了1960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与毛主席的会面;九霄厅里,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几天后中法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楼梯上曾有鲁迅先生当年的足迹;电影《马路天使》就于此取景……据说,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毕业生写毕业论文时,必来此处细细体会建筑的神韵。
关于和平饭店的一切,都要追溯到那个来自英国的犹太人维克多·沙逊。
二十世纪初,充满冒险精神和企业家雄心的商人们从世界和全国各地来到上海十里洋场,沙逊家族也不例外。1928-1930年,沙逊家族相继建立了远东营业公司、上海地产银公司和新沙逊银行,组成了在上海乃至中国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金融体系。
当时,沙逊家族的掌门人就是维克多·沙逊。这个曾在英国空军服役过程中受伤致跛脚的人,被上海人称为“跷脚沙逊”。1926年,他委托公和洋行设计了沙逊大厦,底层西大厅和4-9层开设了当时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顶楼则是他自己的豪华住宅。
1934年,中国银行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决定在沙逊大厦一墙之隔的地方建造一座高达34层的总行大楼。不能容忍超过自己“金字塔”的沙逊,与中国银行打官司一直到伦敦,最后中国银行不得不被迫让步,把原来设计的34层大楼砍去一半,剩下17层,比沙逊大厦顶矮了一尺(约33厘米)。
当年的华懋饭店就像一个联合国办公室。《上海外滩:中国面对西方》一书中,是这样写它的:那里有“维也纳来的咖啡,纽约来的黑色丝袜,巴黎来的香水,彼得堡来的白俄公主,德国来的照相机,葡萄牙来的雪利酒,全部来陪衬一个欧洲人在上海发迹的故事;还有那个时代的名人,美国的马歇尔将军,美国的司徒雷登大使,法国的萧伯纳,美国的卓别林,中国的宋庆龄,中国的鲁迅”。
这些不同肤色的人走在吸去了所有声音的红色地毯上,走向集合了70多名顶尖厨师的餐厅,他们都吃到“加利福尼亚桃、波斯无花果、俄罗斯鱼子酱、德国火腿、意大利奶酪、巴黎鹅肝和澳大利亚黄油”,舌头一点也不会有思乡之苦。吃完饭,他们就去九国套房休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沙逊大规模抛售在上海的产业,并于1941年离开,华懋饭店也被他抛在身后。
今天,华懋饭店已经改名为和平饭店,而沙逊独处的楼层也被改作了饭店的总统套房。走进大门,便能看到沙逊和他妻子的画像——一生叱咤风云的沙逊直到晚年才与自己的护士结婚,没有子嗣。套房的书房里,有着眺望黄浦江最好的视角。
(《环球》2014年第3期 乐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