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晚的“时间使者”小彩旗,从除夕当晚8点开始,在春晚的舞台一隅旋转,足足转了四个小时。据网友计算,小彩旗平均0.76秒转一圈,如果一直是这个速度,到春晚结束时她大概转了19000圈。
绝大多数普通人往往在转了数圈之后便会感觉天旋地转,而小彩旗连转4小时依旧面不改色,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神经学家介绍说,转圈引起的眩晕和人们平时晕车、打游戏引起的头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源于感觉平衡上的神经器官:前庭。“前庭外面是一层骨性结构,再往里面是一层膜性结构,叫做膜迷路。”“位于耳朵深处,里面生长着很多小毛毛,在充满液体的空腔里,像水草一样地摇动。”这个“小毛毛”实际上就是膜迷路上面的感觉纤毛。“膜迷路再往里就是装的内淋巴液,运动时,这个骨性的结构在运动,淋巴液也在运动,如果两者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摩擦)比较多的话,就会感觉很明显,马上就会出现眩晕。”
“旋而不晕”除了天赋外,有一个最重要的窍门就是眼睛自始至终都要看着一个原点,即旋转时眼睛盯着某一个点,尽管整个身体先转,双眼也要继续盯着那个点,直到身体转过大半,才将头和双眼猛的甩过去。这是克服转圈眩晕的关键。此外,身体的平衡感、身体的控制能力等也都十分重要。
手臂与旋转之间也有重要的关系。在花样滑冰的旋转动作当中,当表演者收拢双手,减小了转动惯量,从而使角速度增大,也就越转越快了。而我们从春晚的画面也可以看到,小彩旗的双臂微张,随着旋转轻微抬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她保持身体平衡”。
(《科技日报》2.14 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