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与城隍文化
“城隍庙”与城隍文化
所谓“城隍”,据《辞海》的解释为“护城河”,“城”原指挖土筑起的高墙,而“隍”是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时人们认为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护佑,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始称“城隍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城隍文化。
城隍庙的兴建与城隍文化的形成
据史料记载,自周朝始,每到秋季收获之后,人们总要举行一些祭祀活动,特别是除夕之日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也就是“城隍神”。到了三国时代,人们举行祭祀活动的内容日渐丰富,自然要有个固定的场所,于是民间开始兴建城隍庙或城隍祠。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城隍庙是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孙权在安徽芜湖建立的。
到了唐代,城隍已相当普遍,形成了用动物祭祀城隍的风俗。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对城隍大感兴趣,据说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自此,城隍由自然神演化成为人神,在统治者及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又一次被提升。同时,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也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隍文化现象。
城隍断喝与城隍楹联文化的内涵
全国各地城隍庙一般都挂有“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节义文章”“发扬正气”等匾额,活脱脱是清官贤臣写照。此外,有的城隍庙里还有大量的石碑、石刻、楹联等,这些文化古迹都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城隍庙中的楹联,作为城隍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具有中国特色。如大多城隍庙都有通用联:“但得回头便是岸,何须到此悟前非?”告诫人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哲理。上海城隍庙仪门两旁的木屏上镌刻有这样一副楹联:“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意在规劝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扬善避恶。
有些城隍庙的楹联假托城隍之口以醒世警世。如四川泸县城隍庙的“这条路谁人不走,那件事劝你莫为”,陕西岐山城隍庙的“你哄你我不哄你,人亏人天岂亏人”,山东胶州城隍庙的“要作好人自古忠臣孝子都有善报,要做坏事请看大奸巨恶怎样收场”等,人们从中都可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与法则。而贵州贵阳城隍庙的“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等,更像是城隍神面对世间丑恶现象的一声断喝。
城隍民俗与城隍文化的传承
城隍文化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其原因还在于它“劝人为善”的警世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城隍文化在民间也衍生出多种和民俗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初一、十五进香,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城隍每年的祭祀活动主要有:每年春秋两季,祭祀风云雷雨神,要请城隍配享。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祭祀厉坛,城隍主享。而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当推城隍诞辰日的祭祀活动。就全国来看,城隍诞辰大多集中在五月,因为明代都城隍的诞辰是五月十一,有些此前尚无城隍神的城市沿用了这一诞辰日。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有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各地城隍庙会就是展现民间艺术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平台。不过,过去的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其庙会可以称之为“鬼文化”的庙会。如今,城隍庙会成为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各地于春节期间举办的城隍庙会,涵盖有各种戏剧的表演、民间文艺的展示、风味小吃、艺术绝活等。
(《文史月刊》2013年第8期 杨春景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