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孔子论人性的文字仅一处,即“性相近,习相远也”。“性相近”,是孔子对历史上的自然人性论的个性化转述;“习相远”,则是孔子对人性问题的再发现。
“习相远”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人性事实,即人性中既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变性,更有动态的生变性——人的存在未完成、待完成且需要不断完成性。这种生变性源于生命本身、心灵和情感以及欲望三方面因素的合力。“习相远”的人性事实揭示出,在人性的成长过程中,其所可能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价值诉求及其结果有可能相去很远。“习相远”还隐含着未明说的内容,即人性的成长过程,必然受到利欲习染,而这使原本相近或相同的人性走向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性由此获得向恶或向善发展的实践上的区分。
孔子在个性化转述人性认知的历史经验的同时,发现了人性成长的复杂性,而其全部思想都建立在此种动态变化的人性论基础上。共通的人性及其可在后天的习染中得到塑造这一事实,构成了孔子“以仁入礼”的教育思想和伦理-政治思想的基础,而孔子从此基础出发,寻求和构建引导人去重塑善性的途径与方法。
孔子认为,要使“习相远”的人性重新回复其“性相近”的本善状态,须从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入手,对人进行“以仁入礼”的引导,使之成仁行礼。孔子主张一种道德人性论。天赋的、普遍的、共通的人性,在后天的人为努力和环境中可以得到改变,而现实中改变人性的最强大力量是难以满足的欲望——“习相远”表述了人面对生存困境时的各种可能。于是,问题的关键便在于面对这些可能时如何再造人性、使之重新复归于其共同的自然状态。为此,孔子设计了再造人性的教化方案:“博学内省→敬德修业→以仁入礼→持礼成乐”。
(《中国社会科学报》1.6 唐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