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器官,移植难 捐也难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21日   02 版)

        两岁爱女脑死亡后,为“延续”其生命,广东四会的何秋夫妇欲捐献女儿器官。然而虽提前和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意向书,女儿去世后却没有人来摘取器官。何先生夫妇因此将当地红十字会告上法院。

        都说器官移植难,没想到捐献同样不易。广东红会与何秋夫妇签署捐献意向书之后,就消失了踪影,怎么都联系不上。等到最后联系上,对方却说联系不到专家无法派人摘取眼角膜,导致错过了摘取眼角膜的最佳时机。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目前器官移植管理的官僚作风。既然签了捐献意向书,为何不给人家留个电话呢?为什么没有专人跟踪捐献者的情况呢?在器官捐献者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对捐献者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应不是什么难事吧。

        眼下,器官资源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以眼角膜为例,许多地方眼角膜库长期告急,许多失明者年复一年苦苦等待。此一问题,固然与民众的捐献意识淡漠有关,但作为红十字会,工作缺乏主动、灵活,同样是重要因素。媒体曾报道,由于普及力度不够,不仅普通人不了解器官捐献,许多医生对于捐献流程也不甚了解,医院里也很少看到器官捐献的知识普及和捐献联系方式。

        目前,国外眼角膜库大量剩余,却难以进入国内。如美国每年至少有10万枚捐献眼角膜,其国内患者仅使用4万多枚,其余5万多枚可捐给其他国家的眼疾患者,受捐国家只要自掏运费就可以了。

        何秋夫妇作为器官捐献方,追着求着当地红会要求捐女儿眼角膜,却未能如愿,两个可能重见光明的人因此失去复明的机会。

        (《新京报》1.11 陈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