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南极游:不是旅游是探险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11日   03 版)

        近几年,独立一隅的南极大陆,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前往一睹风采。但与绝美风光并存的,是风险。

        人们到南极旅游的线路,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南极半岛线路”,游客先乘飞机到达南美洲,然后在智利、阿根廷等国港口上船,乘船游览,或者从智利南部城市蓬塔乘智利空军班机,飞达南极乔治王岛登岸观光。

        另一类是“南极大陆线路”,主要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南非乘船、乘飞机赴东南极大陆旅游。

        南极的天气瞬息万变,探险者无论选择哪一条旅游线路,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南极游并不能称之为旅游,而是一种探险。

        加拿大“探索者”号游轮2007年11月23日在南极海域与冰山相撞,导致船身破损及倾侧,最后沉没。由于救援及时,船上154人安全脱险,避免重蹈“泰坦尼克号”覆辙。

        2010年12月,搭载160多人的一艘游轮从南极返航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一个引擎因每小时55英里的风速和海上大浪导致失灵,一些电力设施发生故障,使得船上通讯临时中断,窗户碎裂,一度引发险情。

        南极游的挑战主要来自几方面:

        超级低温 南极对航海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低温。低温对航海系统而言,影响最大的是电子和电源系统。低温还会导致导航、通讯系统失灵,船只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安全隐患看似微小,一旦在低温环境下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装备安全的“蝴蝶效应”。船只电子装备在海上、高寒、电磁环境等不同条件下,其安全使用的特征各异。

        暴风巨浪 前往南极必然会面临暴风巨浪的挑战。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南半球的洋面上气旋运动的方向主要是向东运动,造成暴风圈里常年盛行的西风带。

        据记载,西风带内终年吹着平均风力8级以上的大风,大风自然就有大浪,这个区域常年浪高在7米以上,最高纪录为30米。

        南极是地球上风暴最频繁、风力最猛的地方。

        根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观测统计,南极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就有300天,前苏联和平站曾记录到50米/秒的强风,这个记录的代价是一座观测站的房屋当场被摧垮。

        船只故障 在极地和冰区航行,船只故障是经常发生的,就像自行车、小汽车一样会出故障,甚至有抛锚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高科技装备故障导致事故的风险中,85%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寒冷低温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人为犯错的风险会相对提高,这又会导致装备故障出现的频率增加。

        巨大冰山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都知道,巨大的冰山会对船只造成致命打击。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航行线路可以规避冰山,但不排除会有遇到的几率。而一旦遇到,船只除了避让别无他法。

        浮冰也会对船只造成威胁。在寒冷的南极,如果船只因为某些原因在浮冰中停留,很快就会在冰面上无法动弹。

        (《广州日报》2014.1.5 彭玉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