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

    上海报业变局

    致命缺陷艰难的挣扎进军新媒体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04日   01 版)

        早在2002年,全国的147家晚报中有108家改为早晨发行。如今,仅剩《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及《扬子晚报》等几家在坚守。 

        “突然”关张

        致命缺陷艰难的挣扎进军新媒体

        2014年1月1日,《新闻晚报》正式休刊,它的生命在15周岁这一天戛然而止。

        2013年12月23日下午3点半,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在内部大会上宣读了休刊决定以及相关政策。会议最后给晚报的300多位采编人员提供分流方向,包括集团旗下其他报刊、新媒体以及新项目。《新闻晨报》提出了接收50人的意愿。“至少有100人要被扔到社会上”,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这对读者来说,大概也是突然的。12月24日,《新闻晚报》上刊出《休刊公告》,向订阅用户交待休刊后的退订转订事宜。“明年的征订工作全部都做好了,订报送油,我看休刊好像很突然。”李大爷摇摇头说,他的报刊亭每天上4份《新闻晚报》,很少能卖完。

        近年来,上海关停的报纸期刊近20家,包括《钱经》《好运Money+》和《万象》等。“早四五年报纸卖得好,现在越来越不行。四川路口那个报刊亭,以前老兴旺的,也停了。”李大爷说。

        媒体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只要有人看报纸,这个行业就还会存在,关键是现在愿不愿意放下身段去承认,我们办的是给老年人看的报纸。”《新闻晨报》一位部门主任这样评价纸媒式微。 

        致命缺陷

        2013年10月初,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将合并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10月28日,上海市委批准成立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报业集团包括了上海市面上大部分的报纸。 

        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徐麟称,今后集团将负责为三大报社及所属媒体提供相关的后勤服务等保障工作。三大报即《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此次合并中,三大报被恢复独立法人建制。其中,上海市委承诺向《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各自注入每年5000万元的财政补贴。

        正式合并前,上海市委多次调研,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魏武挥就收到了调研邮件,“就两个问题,一是你觉得哪张报纸可以关掉,二是为什么觉得它应该被关掉?”魏武挥填的正是《新闻晚报》。 

        “它的出身带有先天性的致命缺陷,和《新民晚报》过于同质化”,魏武挥觉得,停掉是件好事,“我甚至认为早两年停可能更好,没有必要存在两张同样的报纸。先倒的一定是有缺陷的。” 

        艰难的挣扎

        《新闻晚报》创立于1999年1月1日,一同创立的还有《新闻晨报》和《新闻午报》。 

        由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一手推动,解放日报社调整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组成文新报业集团,形成上海滩此后十多年两大报业集团的竞争格局。不讳言,《新闻晚报》的成立是为了制衡《新民晚报》。

        2000年,三报独立,《新闻晨报》成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重点培养的都市报。“当时我们的设想是一日三刊,晨报、午报和晚报,按不同的时段来区分读者群,后来实在没有人会在中午去买报纸,所以午报被广电集团拿去做娱乐了。”《新闻晨报》国内部主任秦岭说。 

        《新闻晨报》作为上海第一张早晨6点上摊的报纸,开辟了上海报业的一个新领域,很快得到迅速发展,发行量一路飙升,年底即扭亏为盈。相比之下,《新闻晚报》就艰难许多。发行量从开始的4万、5万、6万左右,一直艰难地爬到8万,报纸入不敷出。

        同一时期,全国的报业格局亦有所变化,都市报与财经类报纸兴起,报业发展迎来一个黄金时期。 

        相对于都市报,正统晚报的发展却并不十分顺畅。晚报主要集中于每天上午的新闻,一般在上午十点至十二点间截稿,两点前后上摊。

        “当日新闻是一种看起来很美,吃起来又不是特别容易的东西。一上午有多少新闻值得去报道?真正发生了重大新闻的时候,到上午10点钟,有多少?只是开了个头而已。但是我们损失了早晨最好的发行时间”,曾任《齐鲁晚报》副总编辑的廖鲁川对此说道。《齐鲁晚报》于1998年改为早晨出版,改版当年,发行量即增加了十几万份。 

        有数据显示,早在2002年,全国的147家晚报中已经有108家改为在早晨发行。2005年前后,全国晚报“早起”趋势已成大局。而今,仅剩《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及《扬子晚报》等几家仍在坚守。 

        《新闻晚报》恪守了下午3点上摊的时间规则,但改版亦是大势所趋。2001年4月起至今,《新闻晚报》先后经历了4次改版,仍不顺畅。在上海报业市场,《新闻晚报》是广告最少的报纸之一。 

        进军新媒体

        这边是《新闻晚报》的关张,那边是《东方早报》高调进军新媒体。 

        最近,《东方早报》发布消息称,要做“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这个新媒体项目将成为一个时政财经新闻的社区,进行互动式的原创深度报道。传闻称,该新媒体项目由上海市与联想共同注资,资金规模在1个亿左右。

        除《东方早报》的互联网行动外,上海报业集团的首个尝试是“上海观察”。这是一个官方的互联网资讯类产品,拥有网站、客户端、同名微信和微博等。 “上海观察”的常设栏目有8个,包括政情、经济、舆情、评论、文化、历史、圈子等。每天更新约10篇文章,其中2~3篇收费。 

        “上海观察”从2013年8月开始正式筹备,2013年12月10日试运行,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发行,第一年的前期资金达1000万元,也是集团首个付费的新媒体产品,每月10元,一年100元。“上海观察”在试运行期的订阅量已达到13.2万。

        (《中国青年报》2014.1.1   高四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