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多钱”……11月22日,湖北省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翻阅学生毕业留言册后,直言“目瞪口呆”,留言中那些庸俗、功利的价值判断让他担忧。
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相比,“为人民币努力”的毕业留言着实有些上不得台面。不过,我们不应简单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理解,动辄上纲上线,过度阐释。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成功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人们也早已不再羞于谈钱。事实上,追求个人财富和为社会作出贡献二者并不矛盾。
“为人民币努力”本身都没有原罪,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如何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远离低级趣味,拥有高尚情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在“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道路上,单一、庸俗的价值观念,淹没了赤子之心,让孩子们过度社会化,“物质丰盈、精神苍白”,这一残酷和可怕的现实才应好好反思。
(《工人日报》11.29 张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