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投资理财

    无底价拍卖:“捡漏”不易

    《 文摘报 》( 2013年11月30日   03 版)

        “无底价拍卖”又称无估价拍卖,即拍卖标的不设定底价,由竞买人自相报价,由报价最高者购得拍卖标的。

        由于没有底价限制,很多资金不充足的中低端竞买者抱着“捡漏”的心理参加拍卖,但“漏”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无底价拍卖会的场次明显多于有底价拍卖会,场次多了参与的人就会多,竞拍品的价格便在不知不觉中被抬高了。例如去年4月的无底价拍卖会上,一幅陈鉴如款的《竹林大士出山图》从1000元起拍,最终以1150万元的价格成交。如此高的成交价格,已远远超出一些中低端竞买者的心理预期和经济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无底价拍卖只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无底价也是一种定价手段,当拍卖公司对一些拍品难以准确定价时,把它交给买家来定价。很多拍卖公司都不去仔细考证无底价拍卖艺术品的真伪,若竞买人眼力不够,或对艺术品了解不多,则很有可能竞拍到劣质艺术品或有重大瑕疵的残次品甚至是仿品。

        由于无底价拍卖参与的人数众多,竞争也相对激烈,艺术品“托儿”的数量比有底价拍卖多。甚至有公司为了防止低价卖出的风险,安排“托儿”在一定价位上进行保护,更多的公司会纵容卖家进场对自己送拍的无底价拍品“托举护盘”。买家们要注意予以警觉和识别。

        (《京华时报》《中国消费者报》11.6、22 季涛 戴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