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历史地看待新中国的对外援助

    《 文摘报 》( 2013年11月19日   06 版)

        在谈论中国援外活动的时候,无论批评或赞美都应该以历史事实为基础。

        第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的是极其艰难的国际环境。美国不仅仅采取了敌对中国的立场,而且开展了大量的破坏、围堵和颠覆中国的活动。为了打破这种孤立的状况,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创造空间,新中国需要在国际上广交朋友,而援外正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是一笔必要的战略支出。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中国的援助得到了受援国的普遍欢迎,在非洲可以说是受到了“热烈欢迎”。因为中国援助的目的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体现了中国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赢得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发展的真诚愿望,是真正的“雪中送炭”。由此中国也得到了非洲真诚、彻底的支持。

        第三个基本事实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是照搬照抄国外的发展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有选择地吸收了外来经验,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自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加大了对第三世界的干预,通过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方式干涉受援国内部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进程,输出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经济规则,限制了他们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能力。在这种条件下,我们需要支持受援国的自主发展,援助是“一笔必要的战略支出”这一观点仍然有效。

        援外的历史意义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援外的成败也是计算器算不出来的。用中国对某几个国家的援助政策来评说中国整体援外政策的成败,是没有说服力的,更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中国社会科学报》11.8 张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