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形或者说是钟形,也就是说城市的扩张一定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走向“规模不经济”,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是降低而不是升高的。
1987年,美国学者卡里诺基于美国82个城市的数据,计算了城市化集聚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现1%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其产出增加在裴奥里亚市能达到1.9%,在辛辛那提是1.4%,在肯萨斯城和圣路易斯是1.3%,在波士顿是1.2%,而在当时美国的第四大都市费城,则只有1%,也就是说在费城这种规模的城市,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完全消失了。卡里诺的研究表明,在人口规模十余万的小城市,由集聚带来的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最大,但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急剧下降,在城市规模达到150万以上时就基本上消失了。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研究生院大学副校长金本良嗣和日本电力工业中央研究院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的大河原徹、筑波大学社会经济计划研究所的铃木努研究了日本城市的都市化人口集聚所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发现规模在20万到40万人口之间的城市,其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最高,达到20%。
如果我们希望利用城市化来提升经济运营效率的话,最好的路径是发展中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另外,需要更多城市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少数几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超级”发展。
对于我国,理想的城市化图景是大力发展地级市和县级市。按照目前地级市人口规模,其市区人口可能达到50万到100万,具有非常完备的文化、娱乐、教育、医疗设施。而县级市人口达到10~20万,具有比较完备的文化、娱乐、教育、医疗设施。这样在每个省都会构成一个由大城市(省会城市或传统上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地级市)——小城市(县级市)——小城镇等组成的非常均衡发展的城市群。
(《21世纪经济报道》11.4 张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