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又是一个揽存季,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时节随之到来。和内资银行3%~5%较为“保守”的理财产品相比,不少外资银行纷纷推出了收益超过6%的理财产品,此举被业界称为是揽储所需。本轮外资银行的产品销售热中,“保本”和“结构型”成为了关键词。
据统计,两类产品的收益普遍在6%以上,高者的收益率则超过8%。
“结构型”产品简而言之,就是说购买该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低,要根据挂钩股票的涨跌来定。一般而言,内资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多来自于信托或信托与固定收益产品的混合,而外资银行高收益产品则主要来自于结构性产品。
“不论是内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信托类产品都要小心。”专家特别表示,现阶段,投资者对信托类理财产品应谨慎购买。尤其对那些投资于二三线城市项目的房地产信托更要引起警惕。目前,这些地区的楼市泡沫已日益明显,还本付息的问题恐怕会慢慢浮出水面。
(《深圳特区报》11.11 谭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