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珠玑巷广府人的故乡

    《 文摘报 》( 2013年11月16日   07 版)

        寻 根

        探寻广府源头,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古巷是重要的发祥地。据考证,千百年来,先后有150多个姓氏的先民自中原南下聚居于此,而后又因战乱等原因大举南迁珠三角、港澳及至海外。

        南雄往城北进入沙水村,就是珠玑巷的所在地。踏上鹅卵石铺砌的道路,未到南门古楼,两旁就有多个卖姓氏源流册子的摊子。

        进入古巷南门,两旁栉比相连的是古旧民居或新修的宗祠,门额上几乎都写着各家姓氏祖居或宗祠的字样。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就是一个中华姓氏的“大展台”,《百家姓》上常见的姓氏,在岭南这条古老的巷陌里随处可见。随便走进一个姓氏的祖屋,正中间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翻开发黄的姓氏族谱,可追溯到其先人自中原南下迁徙的足迹。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珠三角乃至海外广府人的后裔回来寻根。

        来 源

        据《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张昌是张九龄的后裔。张九龄在开元十七年奉唐玄宗圣旨在原有基础上大规模开凿梅关古道,使之成为沟通南北军事、政治、经济的“高速公路”,也成了历代中原、江南向岭南移民的最大通道。

        张九龄后裔孙张兴在梅关古道中的珠玑巷“孝义门”定居,因七世同居,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相传唐代朝廷特赐一串稀珍的珠玑绦环以资表彰。后为避讳唐敬宗谥号,改原巷名“敬宗巷”为“珠玑巷”。这就是珠玑巷的由来。

        南宋绍兴元年,宋代开国元勋罗彦瑰的七世孙罗贵率领37姓97家1000多人,从南雄珠玑巷启程,南迁至冈州蓢底(今新会良溪)。这是一次得到官方支持、帮助的民间集体移民。在此之后,整条梅关古道,包括梅岭、中站、珠玑、南雄城及其东西两侧附近一带陆续南迁的百姓也仿其办官方批文集体同行,以容易在珠三角入籍落户、取得珠三角原居民的认可。珠玑巷也成了南迁中转地的泛称。

        传 说

        走到珠玑巷沙水湖畔一处开阔之地,一尊秀美的女子雕像守在巷道的尽头,她便是传说中的胡妃。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在咸淳八年遭当朝宰相贾似道陷害,出宫为尼,后逃至江边,偶遇珠玑巷商人黄贮万,被搭救并带回纳而为妾。不料事后被人告发,贾似道诬告珠玑巷人聚众谋反,派兵围剿。太平的珠玑巷内民众为避灾祸,纷纷乘竹筏、木排南逃珠三角。胡妃不忍连累百姓,投井自尽。后来民间便有了“血溅珠玑巷”的土戏留存。 

        到了元代,人们为了纪念胡妃,在井上建起一座3米多高的七层石塔,是如今广东省内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元代古塔。

        (《广州日报》11.9 翁淑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