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青菜,可能是咀嚼功能没得到锻炼
不少孩子不愿意吃青菜,家长以为是他挑食。深圳市龙岗中医院儿科主任杨祥正指出,这种情况可能跟孩子的咀嚼功能有关,如果咀嚼功能不好,食物不能被磨碎、嚼烂,就会影响吞咽,孩子就不愿吃这类食物了。
婴儿从半岁开始,需添加辅食,要用杯子喝水、用汤勺吃东西,不然任何东西他都只习惯于吞咽。有的婴儿在添加蛋黄、菜叶等辅食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是正常现象,坚持多喂几次症状就可消除。有的家长看孩子吃辅食会吐,就放弃添加辅食。但孩子一岁以后,须正常饮食时,由于咀嚼功能没有得到锻炼,就不喜欢吃饭菜了,对正常饮食无法产生兴趣,慢慢出现偏食、厌食的情况。
不按时吃饭,可能是胃的节律有问题
有些家长会不分时段,不停地给孩子喂食。孩子的肠胃没有得到休息,胃的节律被破坏了。杨祥正说,食物在胃里要停留一段时间才会进入肠道被消化吸收,如果人吃东西没有固定的时间,刚吃进胃里的食物还没被消化,新的食物又进入胃里,就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所以,固定孩子的吃饭时间,才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总是胃口不好,有可能是便秘所致
一般孩子会每天排便1~2次,如果持续4天不大便,或粪便很硬,孩子可能是便秘了。便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儿童便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便秘,如饮食过于精细、肠蠕动减弱、情绪差等;另一类是器质性的,如先天性肠道畸形、神经源性肠发育不良、内分泌和代谢病继发便秘。
如果孩子有便秘的行为,应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如果肛门肠道无异常,应给孩子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饮水;若孩子超过2天未排便,可用腹部按摩等方法协助其排便。
(《大河健康报》10.29 盛佳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