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

    “学术泡沫”有套取科研经费之嫌

    《 文摘报 》( 2013年11月05日   06 版)

        时下,在学术科研中,一些人通过包装概念“攒项目”,竟然通过审核拿到课题,但最后并没有搞出有价值的成果,这样不仅有套取科研经费的嫌疑,还制造出大量“学术泡沫”。

        “‘学术泡沫’是很多科研人员都面临的一种生存困境。”北京某知名高校热能工程专业研究生周哲(化名)说,衡量科研工作人员能力的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等,使得很多人头顶巨大压力。再加上这些科研人员身兼教职,还要处理一些行政事务等。在生活成本和科研压力下,青年工作者的科研经费不足以支撑高质量的研究,无奈之下只能制造“泡沫”,造成了恶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认为,“泡沫学术”是结构性的,来源于一种“认官不认学”的体系。在行政导向的学术评审机制中,官员有更多机会参与评审,也更有可能拿到课题。我国学术科研领域“泡沫”过多的后果非常严重,将会导致整个科研体系的崩塌。一方面,国际学界对中国学者的学术信誉诟病已久。如果学术不端的人可以继续这样胡闹逍遥,国内学界的信誉有可能整体破产;另一方面,行政化导向造成了国内老实做学问的年轻人经常拿不到课题,发不了文章,“‘学官们’把年轻人的路都挤没了,以后怎么能有创新性成果”?

        “遏制学术泡沫,关键在于国家整个审核机制的完善,在于敢不敢斩断一小部分人的个人利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蒋建国教授建议,具体做法可以包含:首先,明确项目要求,缩小申请范围;其次,各基金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保证资金公平使用;再次,完善评审标准,避免课题重复申报;最后,还要使经费的使用透明化。

        (《中国青年报》10.31 孙震 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