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拿卡要的官僚作风,在山西颇为普遍。虽然政务服务中心早已成立,但山西各部门已经习惯了抓权不放,政务服务中心长期沦为摆设。
政务服务中心即把各个政府部门对外审批集中到一块,进行一站式办理。2003年,太原市把34个部门分散在106个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在了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处处长同时是各部门派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首席代表。
要审批,前提是赋权到位,首席代表们要有签字权。
然而,权力的下放,并非易事。这些首席代表们一度难以展开手脚,频繁地打电话请示局长或副局长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不是怕出事,实际是不想放权,有签字权,就有利益。”太原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常继德说。
常继德回忆说,一个局,名义上在大厅办公,实则暗自在局里审批,一查处,原来审批权拿回去后,副处长和处长均受贿了。
到2012年7月,新一轮的赋权之后,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首席代表们才逐渐进入角色。但这些首席代表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处在改革最前沿的首席代表,级别和待遇都不变,但相当于总揽了局里其他处室的权杖,成为“二局长”。处长们干了局长的事儿,如果审批出了问题,相应的责任谁来承担?此外,除了要面对政务中心苛刻的考评,还可能要面对局里同僚的另眼相看。再者,平时回去得少了,感情沟通没有了,旧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也难以再准确评价。
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树忠希望,改革前沿的政务服务中心,能成为官员的摇篮,不然没人愿意干这个“费力而未必讨好”的事儿。
(《经济观察报》10.28 宋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