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纽约时报》登载了牛津大学圣十字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拉纳·米特的《世界欠中国战争债》一文。米特在文章中写到:“中国对日本的抵抗是二战中一段伟大却鲜为人知的历史。中国是同盟国中首个与轴心国交战的大国,然而,其在太平洋战场的作用所获的承认却远远少于美国、英国以及1945年8月才参与亚洲战事的苏联。战后不久,中国的贡献就被抛诸脑后。”
米特举例称,1944年,大约4万名中国士兵在缅甸与英美军队并肩作战,保障了史迪威公路的通畅。在中国本土,他们牵制住了大约80万日军。中国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用贫弱之躯抵挡日军的暴行。
“战争胜利后,中国因其贡献而拥有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但也仅此而已。”米特写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后,中国的战时盟友不太向自己的国民提及中国在他们的胜利中起到的作用。米特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亚洲的战时敌对国从未达成过类似北大西洋国家1945年后实施的那种多边协定,即建立北约以及如今欧盟的前身。美国决定将中国排除在其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之外,不仅使得中日两国从未签署一项真正有效的和平协议,而且让西方历史学家也认为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不足为道。因此,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同盟国战胜日本所做的贡献尚未转化为在亚太地区的政治资本。
(《北京青年报》10.23 岳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