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高考改革须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

    《 文摘报 》( 2013年10月24日   06 版)

        对于学习英语,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曾提到,在20世纪40年代,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课本是英文原版教材。不掌握英文就无法上课,留洋归国的教师和外籍教授多会用英文授课,学生们要听得懂英文,看得懂课本才能上课,记笔记也是用英文。英语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

        冯先生的回忆并非是个例。在《听杨绛谈往事》一书中也有记述,在清华相识的杨绛与钱钟书,互相推荐英文书,通信用英文,钱钟书还用英文写小说、散文。英语除了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更能让一些热爱文学的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感悟异国语言之美。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大学生却很少有机会以英语为语言工具学习专业课程。在大学校园里,英语意味着考试,意味着四、六级证书。在教学训练服务于考试的教育范式主导下,学生们既无法把英语作为工具掌握,以英文为媒介了解其他国家的技术文明与思想精神,也难以深入阅读经典,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升华。因此,英语的教学和考试模式必须改革。

        呼吁高考改革,不等于取消英语考试和英语教学。高考和教育改革,其重点应当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的改革,应当让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而非参加考试的技能。

        高考是保障公平合理的选拔考试。形式的合理,不代表内容的合理。“不考英语”不是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目的才是改革的正确方向,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多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诟病,并不少于对英语教育的指责。该改的,不单单是英语。因此,我们在不断改进高考制度的时候,也应当考虑语言教学的改革。

        (《光明日报》10.17 武黎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