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乡村两级共有医务人员250万人,其中村医达130万人。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调查,基本药物零差率使得村医的收入普遍下降——江苏省有58.8%的村医反映收入“明显下降”和“有所下降”,江西省这一数字则高达92.3%。村医们的收入不仅明显低于乡村教师,也低于当地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此外,无编制身份的村医大多面临养老困扰。
收入骤减
中国医学科学院课题组调研了1277名村医,半数以上村医反映2012年的收入比上年有所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情形尤甚。
基本药物零差率导致村医收入大幅下降是普遍现象。山东省泰安市赵村卫生室的村医张玉林说,新医改开始前他月收入2000多元,其中60%~70%来自药品,改革之后他的收入骤减至1000元/月。
国家卫计委基层司农卫处处长张并立表示,村卫生室不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加成收入高达100%乃至160%,而财政只按照加成率15%来补贴,缺口很大。有村医告诉记者,如果不偷偷使用一些非基本药物,村医们很难维持收入。
养老难题
山东泰安的村医张玉林今年67岁,一直在“超龄服役”。国务院2003年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乡医将不予执业注册。
“退不出去”,张玉林说,超过一定年龄(男60岁、女55岁)就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只能按当地标准领取60元/月的社保,如果不继续行医,生活无以为继。
在青黄不接的村医队伍中,“超龄服役”非常普遍。江苏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姜仑介绍,江苏15%的村医超过正常退休年龄。而国家卫计委的调研发现,全国最老的村医已82岁高龄。
为了解决年老村医无法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山西省太原市以当地职工最低工资的1/2作为村医养老金的标准,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地级市为单位的村医养老方案。
身份困惑
对村医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虽是大趋势,但是养老的财政投入往往跟着编制走,因此村医的身份问题还是很关键。
目前,全国村医有130万人,能获得编制的寥寥无几。国家卫计委基层司农卫处处长张并立建议,先把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乡村医师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再由卫生院把医师派驻村卫生室,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长远来看乡村医生可以考虑向家庭医生转型,但目前他们整体的执业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不少村医还是希望能进入编制以求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10.9 李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