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9月26日 星期四

    “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

    《 文摘报 》( 2013年09月26日   06 版)

        做翻译就要“忠实于原文”,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人对于翻译的常识。但沪上翻译界的一些专家却试图告诉人们:常识需要更新了!这种陈旧的翻译理念,已经成了影响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绊脚石。

        “翻译的译出行为是有特殊性的。如果译者对接受地市场的读者口味和审美习惯缺乏了解,只是一味地抠字眼,讲求翻译准确,即便做得再苦再累,译作也注定是无人问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谢天振解释说,翻译的译入和译出行为,方向完全不同,适用的原则也不同。而国内翻译界常犯的错误是,简单地拿译入活动中讲究“忠于原著”的原则来指导译出活动,丝毫不考虑译出行为的根本目标是要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鸿沟。

        莫言摘获诺奖,其作品的外译者功不可没,其中包括莫言作品的英译者、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要知道,葛浩文不仅没有逐字逐句翻译,离“忠实原文”的准则也相去甚远。他的翻译“连译带改”,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甚至把原作的结尾改成了相反的结局。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颎教授指出:“翻译已蜕变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服务业。既然是服务,必须引入服务对象的概念。”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才能消失。

        (《文汇报》9.11 樊丽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