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官员“下海”何时不再成为新闻

    《 文摘报 》( 2013年09月17日   06 版)

        在万人争考公务员的当下,近日广东两位已是处级和副厅级的官员“下海”被报道后,无疑会被视为一种“逆动”。既是“逆动”,就难免招来前因后果的考究。

        在中国,“关系就是生产力”一说尽管不招人喜欢,但它却是一句从现实中析出的“真理”。一些离退休官员被企业竞相聘用,就是由于他们有权力人脉的“剩余价值”,哪怕屁股已经离开权力的宝座,但余温依然可期。

        正因为官员的权力人脉效应可能导致权力挪用,影响企业的公平竞争,世界上多数国家都设制规限公职人员与私企之间的高管流动。所谓官场“旋转门”,指的就是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交叉穿梭为利益集团牟利。它不但指官员“下海”,还指由产业或民间部门进入政府部门。第一种“旋转”是官员携带权力“利是”而去;第二种“旋转”主要是指商业利益集团高管打入政府内部并担任要职,伺机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施加影响谋取利益。

        中国尚未全面建立官员财产申报、财产公开和经济审计等配套制度,对官员的监督也不够严密,因而对“下海”官员的规制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公众对他们会不会私携权力“转场”或者易地洗钱,更是感到焦虑不安。

        这种焦虑是通过新闻来表现的——如果我们的制度能严密管控官员的用权,那么只有著名官员的“转场”才具有新闻价值,而一般官员的“转场”,自有制度的眼睛注视,公众不必过于操心。因此,一般官员“下海”何时不再成为新闻,就证明我们对权力的管束机制,已经到了能令人放心的程度。

        (《羊城晚报》9.11 何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