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9月10日,张曙光涉嫌受贿案开庭审理。在庭审中,张曙光称,他先后3次向今创集团总裁戈建鸣索取钱款共计800万元、两次收受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共计1000万元、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500万元,均与他参评院士“需要花钱”有关。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9月11日晚发表声明,表示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关于“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
中科院回应及时,应该肯定,但是未收到投诉不等于“贿选”不存在。
国际著名海洋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院士说,现行的院士制度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今后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制度将受到更多争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沈建华研究员则认为,近年来很多案例都说明,目前在我国的院士评选中,出现越来越需要“运作”的情况,甚至由单位出面,组织强大的公关团队,有强大的财力支持,这在圈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事实上,前两年就有媒体报道,张曙光为申请院士,曾专门召集一批科研机构的学者,捉刀代写高铁相关书籍,究竟有哪些机构和学者参与?其与张曙光又是何种的利益交换方式?这都有必要搞清楚。另一方面,据披露,在两次院士增选过程中,有专门的公关团队为其跑评委、送礼物,勾兑选票。那么,到底又有哪些院士评委接受了张曙光派送的钱物,成为一只为金钱而举起的手?这些情节,不仅中国科学院应该组成调查组进行核实;检察机关也应该启动相关的程序调查。
(《新华每日电讯》《新京报》9.12 徐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