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李何与瞿独伊: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31日   05 版)

        创建于1950年的莫斯科分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建立的第一个驻外分社。

        1950年3月,李何和瞿独伊夫妇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前往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莫斯科分社。3月12日,恰逢苏联第三届最高苏维埃选举投票日,在前往苏联的火车上也特别设立了选民投票箱。正在赴任途中的李何和瞿独伊在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发现这一情形之后,立即对同行的苏联旅客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此次苏维埃选举的感受和看法。

        生活简朴 身兼数职

        李何和瞿独伊于1950年3月16日抵达莫斯科。他们住的房子由中国大使馆事先代租,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包括两个小房间以及小厨房和卫生间。大一点的家具是从大使馆借的,其他小物件都是一件一件从商店购买,莫斯科分社当时没有汽车,所有外出活动都乘公共汽车。

        莫斯科分社的报道任务主要是向国内介绍苏联建设的具体经验及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工作主要由李何负责,他的俄语是在新疆自学的,阅读报纸、杂志还可以,但口语和听力要差一些。瞿独伊曾在苏联生活多年,俄语很好,但中文水平一般,她主要负责翻译和处理各种琐事,成为李何工作上的助手。

        瞿独伊后来回忆:“在莫斯科,我们身兼数职,既是记者、通讯员,又是译电员、抄写员、打字员、翻译,甚至还是会计、大师傅、采买员,各种零七八碎的琐事无不分散我们的精力。……我们不仅在工作中注意节约,在生活上也同样要求简朴。在给我们定薪时,李何主动减去400卢布,我也减掉700卢布。李何在分社工作期间,还义务兼任《人民日报》的工作。”

        从早忙到晚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对外国记者实行一套严格的制度,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初创时期记者活动范围受限于莫斯科周围50公里以内,一切对苏联人的采访都要经过苏联外交部新闻司批准,所有稿件都要译成俄文送苏联新闻检查处。后来经过再三反映和要求,苏联有关方面在文字检查处安排了懂中文的工作人员,新闻检查不必再译成俄文了,外出参观的次数也逐渐由以年计发展到以月计。

        1950年10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盛典,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先后向国内发回10多篇消息和通讯,反映了苏联人民对新中国的友好和热爱。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缺少俄文翻译,因而有代表团访苏时,常常借瞿独伊去当翻译,周恩来总理访苏、中国驻苏使馆张闻天大使举行宴会和在群众场合讲话时,也请瞿独伊去当翻译。这使李何的工作更加繁忙了,有一次他对妻子说:“独伊,你走了,我连饭都吃不上。”身负莫斯科分社发稿重任的李何,是一个对待工作非常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人。他工作起来经常一坐好几个小时,饭忘了吃,水也顾不上喝,从早忙到晚,星期天也不休息。

        李何英年早逝

        1953年瞿独伊进入苏联吉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同年9月,新华社派出记者李楠到莫斯科分社工作。1954年夏秋,李何改任《人民日报》驻苏联记者。

        1957年,瞿独伊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58年春,李何也奉调回《人民日报》国际部。

        李何年轻时患有心脏病,后来在长期新闻工作中不顾身体辛劳过度,经常加班加点赶写文章,使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终于不治,于1962年8月5日病逝,终年44岁。李何病故后,许多朋友、同事、战友前来看望瞿独伊。1978年,瞿独伊回到新华社工作,在国际部俄文组担任翻译和编辑,1982年离休。

        如今,李何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瞿独伊也已是90多岁的老人。虽然人生中曾历经坎坷,但她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北京青年报》8.29 万京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