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大批中国好男儿作为志愿军投入抗美援朝战争,不少忠骨客葬他乡。在无名墓碑中寻找父辈的尸骨,让烈士回家,成为许多志愿军后代的殷切期望。
战士牺牲 就地安葬
曲英奎,一名普通的原志愿军后勤三分部通信兵,1952年10月赴朝鲜战场。
“(战争)没有前方和后方,哪里都是战争,哪里都有炮弹。”曲英奎和其他战友每逢遭遇敌机狂轰滥炸,就立刻躲在树林和山洞里,来不及躲避只能就地趴卧。
枪林弹雨是战场的常态,牺牲也是毫无征兆。战士在战场上牺牲后,遗体一般会选择就地安葬,如果战事紧急,部队会到山洞里找“老乡”(朝鲜当地居民)。
“老乡”们对伤亡者都会主动收容,帮助伤员清洗伤口,而不幸逝世的战士,会根据他们衣服上的名字、住址、联系方式来确定身份,然后往上报备,以此作为凭证通知死者家属。然而,残酷的战争洗去了大多数生命的身份,大部分志愿军丢失了生命却没有留下名字。
朝鲜停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成立了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中国政府拨出专款用于烈士陵园建设。据报道,在朝鲜建起了8处志愿军中心烈士陵园,62处志愿军墓地,建有243个烈士合葬墓,将分散在各地的大部分志愿军烈士集中安葬于此。
葬身阵地 难以拜祭
然而,大多数的阵亡烈士仍安葬在他们当时牺牲的阵地上,那些地方恰好是军事禁区。即便是在60年后,他们依然难以等到战友和亲人们前来拜祭。
有一次,志愿军烈士家属李家英、魏红战前往朝鲜拜祭烈士亲人,但烈士墓位于轿岩道靠近三八线的地方,因此行程受阻。李家英、魏红战无望地选择在高地上眺望,呼喊着亲人的名字。近在咫尺却不得再靠近一步,许多烈士后人都经历过类似的痛苦。
国内志愿军烈士安葬地主要集中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赤壁市志愿军烈士墓群。时至今日,仍有一批阵亡将士的遗体,留在他们曾经浴血奋战的“三八线”以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韩国境内。韩国即将归还的部分中国志愿军遗骸就长眠于韩国坡州市“中国军墓地”。
今年7月24日,韩国政府宣布归还360具中国军人遗骸。听到韩国总统表示归还烈士遗骸的消息,原志愿军67军战士曹家麟很兴奋,“我希望他们回家,应该魂归故里。六十年了,我们国家有这个条件,不能再让他们流落了,他们应该回来”。
(《广州日报》8.9 李华 程萧潇 韩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