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

    用影像重建海南文化版图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13日   01 版)

        关于海南的纪录片,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往往是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纪录片大多采取了外来人的视角,来解读海南的山水风光和文化特质。然而在日前于海南封镜的七集人文纪录片《海之南》中,人们将首次体会到不一样的文化角度。

        该片总策划杨晓民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两年前他着手《海之南》纪录片的策划,按照以往的思路,他习惯性地选择了以往人文纪录片的结构方式:蓝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贬官文化……但是在这一次摄制组与海南的深度接触中,他们发现海南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相对独立的文化演进路径。

        “发现海南人眼中的海南,而不是他者视野中的海南。”杨晓民认为,贬官文化、红色文化、女性文化,是海南的特点,但在其他省区也有,所以其地域文化的表征并不明显,“我们要深入本原的海南,直击海南本体,发掘呈现海南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创造,领悟海南本土的自在之美,重塑海南的文化自信。”

        杨晓民和他的团队一起确立了纪录片拍摄的原则:影像所表达的内容必须既是海南的又是中国的,同时也是唯一的。根据这样的构想,一个重新定义的海南文化版图成为《海之南》的主要内容:天堂之岛、海南滋味、国色天香(上、下集)、山海人家、千年之城、万里海疆。

        也许,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色是潭门小镇、潭门渔民和南中国海的故事。杨晓民说:“我们制作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掘和发现已很久被‘正史’所忘却的中国本土海洋文明。我认为,潭门渔民所体现的这种精神,是中国民间海洋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使一个小镇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了国家的高度。”

        纪录片《海之南》,将讲述一个人人熟知的海南,也告诉你一个全然陌生的海南。

        (《海南日报》8.8 梁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