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电影审查背后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01日   05 版)

        “一般题材”的电影,立项和审查时只需要经过电影局一个部门。历史事件、民族宗教、国际外交等非一般题材的影片,其审查要经过四五个部门。

        《南京!南京!》是“重点类型重点题材”的典型代表。许多观众在看后都会问:“为什么这个片子能过审?”事实上,这部片子从筹备到上映,历时近四年。该片在2006年10月立项时就被“毙”,原因是当年有四五个导演申请拍摄这一题材,但陆川先斩后奏,还未立项就先行组建剧组,他和制片人四处奔波解释,6个月后,终于拿到了拍摄许可证。拍摄后的审查,则出人意料地顺利。陆川松了一口气:“这说明我们的机制没有那么死板。”

        冯小刚的《1942》、《唐山大地震》同样属于“重点类型重点题材”,虽经过多个部门审查,但也都相对顺利,《唐山大地震》甚至以少有的“零意见”一路过关。

        其实,在2011年8月的政协专题会议上,冯小刚就曾炮轰审查制度:“为了审查的‘安全’,大家一窝蜂地去拍历史题材。作为一个导演,近些年来没能够拍出几部记录这个时代的深刻变革的作品,我们是有愧于心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创作者的视野和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该认真检讨一下我们的审查给创作带来的伤害和桎梏。”

        冯小刚曾表示:“《天下无贼》用贼做主角,这是之前绝对没有的,最终拍了出来,上映后也没有发现不良后果;《集结号》拍之前有人反对,最后大家觉得,这个片子也并没有对军队造成不好的影响。”(《羊城晚报》7.22 余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