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说起童话,总是觉得温情脉脉。其实,可怕、恐吓小孩、警醒少女——这才是童话故事诞生的初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应该就是“黑童话”。
初期的童话都是“黑童话”
现代的童话故事几乎都是大团圆结局,但是童话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曲折的情节和阴森的结局。比如,“灰姑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在经过了700多次改编后,“灰姑娘”才最终变成了带有一些柔情的故事。
世界上最早的童话故事得益于两个人,并非我们所常说的格林兄弟,而是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法国人。最开始是一位意大利人,他用西西里一带的方言编成了50篇故事,发表于1636年。另一个法国人则于1697年发表了一本故事书,里面有8个小故事。其中7个都成了经典故事:“灰姑娘”“小红帽”“蓝胡子”“穿长靴的小猫”“睡美人”“钻石与青蛙”和“大拇指”。这些故事都充满了血淋淋的情节。
《小红帽》的故事在不同时代就经历了不断改编,最初是训诫女孩贞操的重要。后来在格林童话中,小红帽突出女性的顺服和父权,宣扬维多利亚时代欧洲家庭生活规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漫画家弗雷德·艾维利把小红帽变成舞娘,在“落日脱衣夜总会”的舞台上劲歌热舞。同时代幽默大师詹姆斯·瑟伯尔笔下,小红帽精明强干,两手叉腰冷眼看着躺在床上的野狼,配文是:现在要欺骗小女孩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每个时代都赋予了小红帽光怪陆离的外衣。
童话的出现意味着民族觉醒
事实上,童话故事的兴起往往是一个民族觉醒的标志。所谓真正的童话出现,往往是在文明社会才会有的现象。
之所以童话出现之初都是“黑童话”,是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孩子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而是被当作小大人来看待。因为居住条件很差,孩子们从小就看到很多醉酒的丑态、游手好闲的人、打斗等。而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传统社会中,儿童是被漠视的,甚至成年人认为,儿童太像小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称,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对儿童的最高评价是“少年老成”。《世说新语》中写的小孩子,凡是成功的、优秀的小孩子,都是像成年人一样。而且默认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成熟度的孩子才是值得一写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有给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比如《千家诗》也是从成人的作品中挑选出来一批看似适合儿童的作品合集。而在欧洲,也没有专门给孩子看的童话,大部分都是民间故事。
真正童话的出现
直到安徒生童话集,才开始有了专门的文人童话。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创作文人童话,但初期也是阴暗的“黑童话”,比如王尔德,可以算是文人童话的先驱之一了,他创作的各种童话就有非常阴暗的情节。爱伦坡也写过各种童话,更是情节阴郁,甚至连光明的结尾都没有。
很多时候,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从文化的解读上也并不那么温暖,比如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历险记》,整部小说虽然感人,但是并没有那么多人性的温情,直到被改编成电影和动画连续剧后,才显得温情脉脉。西方世界中,真正的“正能量”温暖童话直到上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
在中国,“童话”这个词也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是从日语中音译过来的。
那一时期的中国很多作家都进行过儿童文学创作,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的散文。那时候,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
(《文汇报》7.26 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