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7月18日 星期四

    “同志”,你好

    《 文摘报 》( 2013年07月18日   08 版)

        提要:“怎么这么多人?”我蒙了。大教室里找不到一个空位子,过道、窗台都是人,阳台上挤爆了,连讲台前一溜边上都坐满人。“想看看活的同性恋是什么样。”大学生们都是抱着这种心理来的。

        两个男孩的爱情

        几乎每一个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在秘密、恐惧、困惑、自责中长大的,我们下意识里都想离家越远越好。1995年春天,我18岁,离开老家安徽到江苏宜兴打工。在那里,我遇到了16岁的阿伟。

        1997年我在火车上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篇文章说两个男人搞同性恋,一个人回家结婚,另一个把对方楼房炸了,题目是《变态的同性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同性恋”三个字,吓得也像拿着炸药一样,赶快把书扔了。

        这一夜没睡觉,想自己,想阿伟,想我们俩怎么办。我们已经在一起两年了。我们单独租房住,就像男女恋人一样看电影,逛街;穿一样的衣服,剪一样的发型,非常快乐满足。直到火车杂志的故事“炸”醒了我。

        决定分手,我们要做好人,不要被人看不起。回去以后,我俩每天晚上讲这事,讲完抱头哭。这种状况持续了近一年。

        1998年,过完春节我来到广州,想趁这个机会离开阿伟。前夜我们住一起,像生离死别,“互相不联系,改邪归正。”第二天早上阿伟送我,大巴开了,他跟在车后面跑……最后变成小小的身影。

        一个月后,在无数次徘徊犹疑后,我拿起了广州街头报亭的电话筒。阿伟接电话了,只听到他的哭声,他也只听到我在哭。

        是我没有守住承诺。我的嘴可以不说出“爱”,但我的心杀不死它。跟你们异性恋爱一模一样,我们的爱一样出于天性,纯洁自然,无法阻挡。

        分手一年后,我去火车站接阿伟,看他从人流中走出来,看他的笑脸,哦,这世界太美好了。我紧紧握着阿伟的手不放。心里想,这是真的抓牢了,不是做梦,我们不会再分开了。

        但是,执子之手却无法与子偕老。我与阿伟前后13年的缘分,终结在2008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道古训是同性恋者的紧箍咒,阿伟是家中独子,不敢违抗父母,最后还是离开了我。

        “藏在柜子里的人”

        2005年,复旦大学新开了一个社会学系,在全国首开“同性恋”课程。我和阿伟可能是第一对登台演讲的中国“同志”(男同性恋)。我讲完后,反响强烈,现场有许多是隐匿的“同志”,有人递纸条说:“真羡慕你们!”有个学生说他妈妈一定要请我们到他家吃饭,路上他激动地说他已向妈妈公开“同志”身份。

        我和阿伟第一次走进同类人的家庭。这位上海阿姨看到我和阿伟健康、阳光、快乐,竟然比我们更激动——原来她的儿子没有变成坏人,儿子的同伴们很优秀,他们没有罪,没有错。

        那天在阿姨家里,我和阿伟都哭了。同性恋长期被污名化,我们只有选择长期不发声、不现身——被称为“隐藏在柜子里的人”。相对应的词叫做“出柜”,指那些向家人、亲友或社会公开同性恋身份的人。

        根据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结果,同性恋人群占人类比例是3%到5%。可为什么大家几乎看不见我们?因为在中国,有超过80%以上的同性恋“隐藏在柜子里”。

        我用小名阿强在天涯网站开了“同志爱人”博客,在新浪网开了“夫夫生活”博客。写我们的故事,写同志伴侣的日常生活。后来,阿伟走了,我又写失恋心情,写同性恋如何防艾等相关知识。博客名气越来越大,点击量惊人,这种呼应让我找到了群体感、成就感,我又从网上到网下,做志愿者,不但接受媒体采访,还自费采访同性恋人群,写文章,接“同志”热线……

        “阿强”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出柜了,无数人知道“同志”阿强的故事。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不知道。2006年,妈妈住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

        出 柜

        生儿育女是所有同性恋者面临的困境,无数人因此违背天性与异性结婚。

        同性恋者自觉选择婚姻,一是想要孝顺父母,生个孩子交差,二是想以婚姻掩盖真实身份。据资料统计,我国有1600万“同妻”,长期生活在痛苦与绝望中。

        我妈生前每次打电话都要问:“儿啊,你今年带女朋友回家过年吧?”她住院时,天天拉着我的手说:“你要抓紧了,我这病一定能好,好了我就帮你带孩子……”看着妈妈盼望的眼神,我无数次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

        这件事成了永远的遗憾。我非常后悔,没有跟世间最珍爱的人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父母给我们生命,他们有知情权,不应该永远被蒙在鼓里。如果我们连父母都不敢告知,都不相信他们能够理解,我们又怎么能期望别人认知和接纳?这也是全世界同性恋争取“平权”的最核心问题——让所有人知道,我们都是人类的孩子。

        同性恋出柜,是爱与责任,也是一场战役。很多“同志”在这个人生最紧要的关头,因为备战不足完全失败,有的从此被家人控制,有的永远与家人断绝来往。所以除了勇气,还要把握时机,选择对象,做好准备与铺垫。我第一个出柜对象是妹妹,她在哭了几天之后发短信说:“不管你是什么人,你都是我的哥哥。”第二个是我父亲,我把他所有想知道的问题都给出了答案,父亲也慢慢认同、接受了我的生活。

        一个家庭接受同性恋子女,就会影响更多亲友的认知与认同,“同志”的生活环境就会改善。美国做过一项研究,一组是父母接纳的青少年同性恋者,一组是不接纳的,结果显示:父母不接纳的一组自杀比例高出8.4倍,患抑郁症的高出5.9倍,吸毒高出3.4倍,感染艾滋的高出3.5倍。

        “同志”,你好

        适当时机对父母出柜确实非常必要。广州有个35岁男同,到亲友会来参加讲座,听了现场同妻们声泪俱下的倾诉之后非常震撼。第二天他又来,说还有两个月就要结婚了,非常纠结。我说再难也要讲,不然父母还要介绍女人,还要拖你去治病。后来他同意带妈妈参加“同志”亲友恳谈会,他妈妈像走进了另一个星球,开始一点点明白儿子的秘密。

        绝大多数“同志”父母在得知孩子的性倾向后,都会问:“他是不是有精神病?”“我们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2010年,在北京“同志”亲友恳谈会现场,有一对70多岁的父母,带着他们38岁的儿子从河北赶来。5年前,儿子在银行工作,长得高大英俊,向父母出柜后,却被他们送进了精神病院,吃了四五年药,反应越来越迟钝。爸爸说:“是我们害了儿子!”

        但是,有一个轩妈妈,在得知儿子是同性恋后,第一个念头是:“我的儿子太可怜了,他竟然一个人扛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受了那么多苦……”这位轩妈妈现在是福建地区亲友会召集人,她到同志酒吧登台演讲,“孩子们,不要怕,健康生活,阳光做人。如果这个世界不接纳你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

        有个拉拉(女同性恋)告诉妈妈,不能跟男人在一起生孩子。她妈拿出自己一针一线早已织好的婴儿毛衣说,你会改的!母女俩相互以死相逼。后来,有个拉拉女孩跳楼自杀,她妈妈醒悟了,“我女儿这么美丽快乐地活着不好吗?” 

        还有个孙爸爸,偶然得知开酒吧的儿子是同性恋,来的都是“同志”。孙爸爸拿起一把菜刀冲出门,“想叫我断子绝孙,都别活了!”妈妈打电话让儿子和男友逃了,孙爸爸转回来抱了一瓶汽油,要把这“害人”的酒吧烧了、炸了。现在孙爸爸却成了许多家人不接纳的“同志”的爸爸。他也逢人就说我有许多儿子,还开了国内第一条“同志”亲友热线。有人问他怎么变化这么大?孙爸爸说:“因为爱他们。”

        以后的路怎么走?我们最希望的是和你们一起走,肩并肩,手拉手。当我们相遇的时候,能听到一声:“同志”,你好。

        (《羊城晚报》7.13 阿强/口述 叶全新/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