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航天员如何预防失重性骨质疏松

    《 文摘报 》( 2013年07月04日   04 版)

        神舟十号着陆,航天员被抬出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太空逗留时间过长,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太空对航天员骨骼系统方面的影响,就是造成失重性骨质疏松。

        失重性骨质疏松是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失重环境下骨骼无机械应力刺激,导致废用。

        科学家们想了很多方法尽量减少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1965年,美国宇航员使用的健身器是一个简单的橡皮绳装置。拉动这根橡皮绳需要32千克的力量。依靠这个小装置,可以对宇航员的肌肉进行训练,保持基本的力量和体力来适应太空环境。上世纪70年代,“天空实验室”空间站迎来了脚踏车。虽然脚踏车锻炼的部位有限,但如果能每天锻炼两次,便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后来有了划船器,这对背部、肩部和腹部的锻炼效果非常明显,占用面积也小。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曾经有一台跑步机。随着健身器械的改进,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太空上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其实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现象更为普遍。综合分析可能与平时饮食不均衡导致钙摄入长期不足、接受日照时间太少导致维生素D不足、盲目减肥、长期静坐不爱运动等因素有关。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时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除了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还不妨借鉴一下宇航员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方式。日常生活中,跑步、蹬脚踏车、划船、抗阻力训练等锻炼都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为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要不断地运动刺激。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北京青年报》6.20 何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