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龙潭曾经的繁华和硝烟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20日   07 版)

        龙潭镇位于南京东郊,北邻长江,东靠镇江。

        龙潭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史载,龙潭最早有人烟起于公元4世纪,琅琊王司马睿率臣民南下,在南京称帝,建东晋,史称“元帝”。龙潭一带,就有一部分东晋南下的子民居住。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此地又增设了水路驿站。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沪宁线开通,龙潭驿站才归于终结。

        明弘治三年(1490年),因为商贸繁华,始建龙潭镇。镇因潭得名,而今那一汪碧水却无迹可寻。只有清康熙年间,举人魏雪亭撰文云,“大江之南,潭水之东,有哲人兮降生其中”,可以证明当时确有潭水存在。

        龙潭曾因其繁华,被誉为“小南京”。

        龙潭因风景秀丽,一度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明初,永乐帝曾率兵驻扎龙潭,大学士杨士奇曾作《龙潭十景序》。清乾隆帝下江南,曾以龙潭作为驻跸的行宫。清末沪宁线开通后,龙潭成为一个站点,小镇更加繁华。1921年,上海商人姚锡舟等人筹集白银50万两,在龙潭建设中国水泥厂,这是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据《南京龙潭地质指南》记载,龙潭镇还有多家石灰窑,以及信孚煤窑。如今,镇里的老人还记得,当时老街车水马龙,尤其靠火车站一带,更是行人如织,多家老字号齐聚于此。

        然而南京虎踞龙蟠,龙潭作为东大门,北濒长江,东倚宝华山,属水陆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唐以来,龙潭一带的战事,仅史料记载就有数十起,其中最近的一次,要数1927年民国的“龙潭战役”。国民革命军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三部会师龙潭,阻击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孙军一度占据优势,少量部队竟攻至南京东麒麟门一带,整个南京城人心惶惶。8月29日,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决定再度反攻,三路大军齐攻龙潭。8月31日凌晨,孙军全线崩溃,败军被压迫在江边,除了孙传芳率少数将领坐小火轮撤到江北,大部被俘。龙潭大捷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写一联:东南一战无余敌,党国千年重此辞。

        (《周末》李诚 4.1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