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与长者聊天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16日   06 版)

        在所有与我聊过天的老人中,周有光先生大概是最年长的。我们见面时,他已经104岁高龄了。那日,被沈从文称为“周百科”的汉语拼音之父,正在一架灵巧的电子打字机前伏案写作。看我走近,老先生赶紧将助听器塞入耳朵。听说我父亲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周老的谈兴一下子高了许多,“正是在圣约翰学习期间,发现英文打字很方便,而我们的方块字则困难重重,这才萌生将汉语拼音化的想法。”

        乐观和宽容的心态使得周老在遭受磨难时依然笑声朗朗。说起长寿秘诀,周老归结为“不生气”。他借用尼采的一句话:“所谓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黄永玉先生说:“苗子和郁风兄嫂这么一对文雅、旷达的夫妇,能想象他们是从血海和无尽的灾难中活过来的人吗?对于悲苦、负义、屈辱……他们只是付之一笑。”

        苗子和郁风“文革”中受江青迫害,被关进秦城监狱。但是晚年忆及这段痛苦经历时,郁风先生却很淡然:“评价人要一分为二,即便对江青那样坏事做绝的人,也要客观判断。”

        苗子坚决反对开追悼会,主张若干“生前好友”趁活着的时候带挽联或漫画,互相欣赏。至于骨灰,他说:“可把骨灰搓在面粉里头包饺子,每人吃几个留作纪念,这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可将骨灰冲至抽水马桶,至爱亲朋在一旁肃立默哀;也可喂猪,猪吃肥壮了再喂人,往复循环。”在嬉笑调侃中,能体悟这对老顽童的豁达心境。

        如今,不知不觉我已到了天命之年。倘若说,尚有几分人生历练,还有点“拼命向前”的本钱,则完全得益于那些长者的谆谆教诲。

        (《新民晚报》4.4 曹可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