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

    谋杀希特勒的最后幸存者逝世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9日   08 版)

        1944年1月,一名22岁德国陆军中尉打算在与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见面时引爆身上的炸弹与其同归于尽,但计划几经推迟未能实施。本月8日,这名参与暗杀希特勒行动的最后幸存者埃瓦尔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在位于德国城市慕尼黑的家中逝世,享年91岁。

        决定行刺

        冯克莱斯特1922年7月出生于德国东北部地区波美拉尼亚(今属波兰境内)一个贵族家庭。这一家族服务普鲁士王国数百年,多人出任高级军官和行政官员。

        冯克莱斯特的父亲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是名反希特勒人士。

        早在希特勒上台前,老冯克莱斯特就反对他,1933年纳粹执政后,他多次被捕入狱。1938年,老冯克莱斯特前往英国,试图游说英政府改变绥靖政策,转而支持推翻纳粹希特勒计划,但未能成功。

        1940年,18岁的冯克莱斯特不顾家人反对加入德军。1943年,他在东线作战中受伤。1944年1月,同样拥有贵族背景的德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接触正处于康复中的冯克莱斯特。

        冯施陶芬贝格在非洲突尼斯作战时遭盟军空袭,回到纳粹德国时仅存一目一臂。他向冯克莱斯特透露暗杀希特勒的计划。

        冯克莱斯特当时恰好被选中向希特勒展示新军服,冯施陶芬贝格建议他穿上自杀式袭击背心,接近希特勒时引爆。

        多年后,冯克莱斯特回忆起将计划告诉父亲时的情景:父亲只作了短暂停顿便告诉22岁的儿子,“没错,你必须这样做。”

        冯克莱斯特说:“父亲都爱儿子,我的父亲也爱我。之前我确信父亲会劝阻我,但跟以前一样,我低估了他。”

        这一计划后因希特勒屡次推迟军服展示而泡汤。    

        “七月阴谋”

        初次暗杀计划泡汤后,冯施陶芬贝格几个月后再次接触冯克莱斯特,请他参加定于7月20日实施的“瓦尔基里”暗杀行动。这一行动后又被称“七月阴谋”。

        2008年,美国演员汤姆·克鲁斯主演影片《行动目标希特勒》将这一事件搬上大银幕。

        由于战争局势变化,希特勒很少出现在首都柏林和公众场合。冯施陶芬贝格等人计划由冯克莱斯特将装有炸药的手提箱带入东普鲁士德军作战总部,趁希特勒开会时实施暗杀行动。

        7月20日当天,计划有变,冯施陶芬贝格亲自将装有炸药的手提箱带入会议室,放在离希特勒不远的桌下。冯克莱斯特被留在柏林准备监督逮捕希特勒手下。不久,消息传来,希特勒没死,暗杀行动失败。

        当时,希特勒正在和副官及军事顾问讨论作战计划,有人将手提箱移到了桌腿旁边。尽管炸药如期爆炸,但桌腿阻挡了炸药威力,希特勒只受轻伤,逃过一劫。

        当晚,希特勒下令逮捕反叛者。冯克莱斯特的父亲、冯施陶芬贝格等多人遭到疯狂仇杀。有人被钢琴丝勒死,冯施陶芬贝格被射击队枪杀。

        行动失败后,冯克莱斯特设法掩藏自己参与暗杀活动。当年12月,冯克莱斯特被捕,受盖世太保审问。不久,又被送往前线作战。    

        战后生活

        二战结束后,幸存的冯克莱斯特转向出版行业,成立“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出版社。1952年,他成立独立防卫事务协会“军事研究会”。1954年,出版欧洲军事研究杂志。

        1963年,冯克莱斯特成立后来被命名为“慕尼黑安全会议”的论坛。该论坛至今吸引全球高级外交官和防卫官以非正式身份前来讨论全球安全政策,被视为涉及北约问题的重要会议。冯克莱斯特担任会议主席至1998年。这一职务后由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长期外交策略顾问霍斯特·特尔奇克担任。

        1991年,美国国防部向冯克莱斯特授予美国平民最高荣誉“杰出公共服务”奖,表彰他对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突出贡献。冯克莱斯特还接受过德国联邦功绩勋章和法国国家荣誉勋章。

        (《北京晨报》3.14 徐怡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