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铁道部1949年成立至今64年的变迁,这个集政、企、资乃至公、检、法多种职责于一身的部门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伴随着的争议也不可回避。
成立
铁道部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
1948年11月,东北解放,中央军委命令四野迅速入关,包围平津;二野、三野分进淮海,开始了平津、淮海战役。这时,党中央正运筹着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中央军委为保证这一决策的实施,发出电令,决定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为中央军委铁道部长,把军委铁道部组建起来。
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对滕代远的正式任命下达。军委铁道部主要任务是指挥护路武装,保障军运安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军委铁道部转变为中央人民政府下属机构国家铁道部。
与铁道部长期共同存在的还有铁道兵团。铁道兵团于1954年正式成立。在1954年至1984年间,铁道兵主要负责铁路的建设。铁道兵1976年后逐渐缩编,至1984年1月1日彻底脱离解放军序列,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
第一次合并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显示,“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是军委铁道部成立初期的行动口号。到1949年底,中国内地原有铁路基本均被铁道部接管,主要干线基本修复并连接成一个整体。
从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建设的时期。从195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畅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67年5月31日决定对铁道部实行军事管制,6月12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决定对全国铁路实行全面军事管制。
1970年7月,铁道部、交通部和邮电部邮政部分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1975年1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届一次会议后,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从整顿铁路开始着手整顿全国各条战线。从这一年起,铁道、交通两部重新分立。
此后,有媒体资料显示,决策层试图组建大交通部。当时的铁道部、交通部甚至已经奉令搬到一栋楼内。
历任部长
我国历任铁道部部长根据时代不同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大致分为两类:军人背景以及铁路专业人士。
滕代远是中国铁道部的第一任部长,他被称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
万里是铁道部第一位非军人背景的部长。记者查阅1999年版中国铁道年鉴发现,万里受命于危难之际。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从整顿铁路开始着手整顿全国各条战线。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影响,长沙等多地铁路枢纽被堵塞,京沪、陇海两大干线交会的徐州枢纽堵塞。万里上任后赴徐州枢纽进行疏通,很快“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安全正点,当好先行”的目标初步得到实现。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有铁路背景的专业人士开始担任铁道部部长。值得一提的是傅志寰,他是唯一一位有留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傅志寰从前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运输科学院院士。
改革进程
自1978年以来,铁道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铁路现代化建设上来。时至今日,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高速铁路哈大高铁顺利开通运营,世界上营业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这些被业界认为是在政企不分的体制下,铁路系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
此外,在国家历次重大抢险救灾中,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运输骨干作用,调集全路运力,畅通运输通道,抢运救灾物资,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提供了可靠的运输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当年发挥重要作用的政企合一的管理制度受到越来越多质疑,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
实际上,自1992年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关于铁道部政企分开的改革始终在进行。
1992年,铁道部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3年成立了广铁集团,1995年建立了大连铁道有限公司。
1998年以后,铁道部进入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当年,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信五大总公司开始逐渐与铁道部实行结构式分离。2000年,昆明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开始模拟客运公司运营,上述五大公司也完全与铁道部剥离。
2003年以来,陆续将中国铁路物资、设计、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及所属企业管理,中小学、医院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2008年3月11日国务委员华建敏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称“考虑到我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保留铁道部。同时,要继续推进改革”。
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裁李绍德和经济学家厉以宁当年就预言,“最终的方案肯定是将铁道部也并入交通运输部”,并提出了5年限期的时间表。
如今,预言变成了事实。
(《法制晚报》3.10 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