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

    碎片化阅读不是阅读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05日   05 版)

        “我得实话告诉你:我已经没有办法读书了。它无关理解力和情绪,而是好像一种生理上的疾病,我甚至连一个小节都无法读完……更加让我恐惧的是,我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一页纸上……”日前,拥有众多拥趸的网络书评人“和菜头”在其博客发布了《碎片化生存》一文,在网友中引起不小的波澜。

        “和菜头”自曝,在新浪微博刷屏玩的时候,他单日最高可以刷100条;每日处理碎片信息的极限在8000条左右。对于曾经喜欢读书、如今却读不进去的微博控,“和菜头”的担忧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碎片化阅读如今已经占据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以往大块投入读书的时间,如今则变成见缝插针似的浏览。而那些习惯了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人,普遍表示,要找回曾经的阅读习惯和专注力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网络、新媒体、微博强化了人们抵制阅读的心理。几年前有报道说,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不算教材、教辅)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间几乎没有明显增加。2012年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4.35本,跟欧洲、美国等国家相比还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阅读在当下算得上奢侈。

        看看图书销售排行榜,把微博上的段子集结成书的不在少数,并活活衍生出一个图书品种。这种出版物有着共性——文体以一段段不超过140字的文字构成,充满各种桥段和机灵,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微博文字的集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日前表示,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接受“浅阅读”的方式,即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也曾表示:“我不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阅读,究其本质它只是一种浏览。”

        (《文汇报》2.26  陈熙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