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2月09日 星期六

    李银河聊政治

    《 文摘报 》( 2013年02月09日   06 版)

        李银河是已故著名小说家王小波的妻子,还是《同性恋亚文化》和《虐恋亚文化》的作者,中国最活跃的社会学家之一。

        李银河的父亲出生于农民家庭,4岁时没了爹,靠哥哥供应读书。1938年,李银河的父母从不同的地方奔赴延安上抗大。他们是后来被称做“三八式干部”的那一批知识分子,1946年参与《人民日报》的创建,从此在这个报社工作,成为元老。

        李银河从小到大对包括美食在内的物质没有特别需求。她一路顺遂。虽然从17岁往后数的5年里,李银河在内蒙古兵团和山西农村劳动,干重体力活儿,但她也不觉得痛苦。

        1978年,李银河已经离开农村,念完了大学(工农兵大学生),在这一年从《光明日报》被调去国务院研究室写文章,她和好朋友林春共同撰写了《要大大发扬民主,大大加强法制》的评论文章,这是她文字生涯中的成名作,首发《中国青年》,后被《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那一年,国家召开著名的理论务虚会,李银河是会场上的工作人员,这是“文革”后非常著名的一次会议,要给整个改革定调子。

        “中国最著名的理论家们在一起谈改革怎么改。我当会务,做简报什么的。场面特别激动人心,整个就是拨乱反正,从一个极端荒唐、文化专制底下整个解放出来。那时候多群情激昂,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三自一包、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否定两个‘凡是’、胡耀邦主持给右派平反。我们国务院研究室的几个朋友总是去北京的玉渊潭公园,北岛就在那儿朗诵,开诗歌朗诵会。大家全是自发去的。”李银河说。

        “那时,我们觉得国家真的要有一个大的改变了。”李银河说,“是自由、解放的感觉……”

        我说她国务院研究室的时评劲儿又出来了,李银河听后呵呵地笑。

        我问她,你爱写时评,言论边界怎么掌握?

        “边界就是不能推翻政府呗,”李银河说,“我也真心觉得政府不错。最近看世界各国的满意度调查,中国政府得到的满意度有83%呢。我就希望是一种缓慢渐进的改革,中国受革命的苦太多了,动乱谁也受不了。”

        谈起物质,李银河这样说,“特别早的时候王小波跟我说过,人到无求品自高。后来我们去杭州,灵隐寺后面还有个小庙,路边又看见这句话,我记住了。不求名不求利,自然就有品了”。

        (《人物》第286期 许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