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岂止一字之差

    ——“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考辨

    《 文摘报 》( 2012年12月25日   06 版)

        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然而,国人却不知从何时起,将“礼义之邦”误为“礼仪之邦”。殊不知“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虽一字之差,但涵义万殊,境界之高下何止天渊。

        “礼”和“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号称“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礼”、“义”居前两位。

        “礼”的意涵是“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通过祭祀以达福祉。何谓“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义”的意思就是“宜”,即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大致与儒家“中庸”的思想相同。由此再引申出诸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忠义”、“情义”、“义士”、“义学”、“义理”、“义务”等极其丰富的意涵。

        礼义所表示的含义有“礼义廉耻”、“礼义教化”、“以礼治国”等,几乎涵盖了儒家关于人伦、天道、政治、社会、文教、风俗诸多方面的基本精神。可以说,礼义的思想,就是儒家的思想;礼义的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

        而“仪”的意义指向十分清楚而单一,即仪容风度,也就是具体的礼节和仪式,如揖让、鞠躬、衣着的讲究、辞令的尊卑等。“礼”、“仪”连属为一个词,其含义也同样明确而单一,所表达的意涵,就是具体的礼节、礼貌或礼仪活动、礼仪形式。

        总之,“礼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要概念,而“礼仪”是“礼”的表现形式或具体仪式,其含义明确而单一。“礼仪”包涵在“礼义”之中,“礼义”的内涵远大于“礼仪”。如称吾国为“礼仪之邦”,无异于说“中国人只会打拱作揖”。可以断言:“礼仪之邦”的滥用是完全错误的。

        (《光明日报》12.17 王能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