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注册信息的频繁泄露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近年来当事人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在经济、精神和名誉等方面蒙受损失的案件不胜枚举。
案件发生的信息源多来自各种网络运营商、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他们大多保存有各自用户及消费者的信息数据,其中除了姓名、年龄等个人基本信息,甚至还包括银行存款、投资状况等财产性信息,一旦泄露,后果将很难预测。
“个人信息保护既要保障个人在网络社会的基本权利,也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一种战略资源。”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表示。“试想,全世界都可以从网络上拿走你的信息,而我们的法律却难以有效保护它,这是非常可怕的。”
李欲晓表示,应加快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依法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建立信息安全产品安全审查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大监管机制的建设,加强互联网技术保护措施。只有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才能真正还人们一片安全的天空。
(《光明日报》12.19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