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医生札记

    食物不耐受怎么办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13日   04 版)

        王先生被“莫名其妙”的拉肚子困扰近20年。王先生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和保暖,但腹泻、腹痛还是经常纠缠他。每次拉肚子的时候,他都去化验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结果都正常,做胃镜和肠镜的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

        王先生来到我的诊室。我建议他进行食物不耐受14项检测。检验结果出来:虾、蟹中度不耐受,大米、牛奶、猪肉、鳕鱼、大豆轻度不耐受。王先生多年的腹泻,竟是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惹的祸!

        王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有调查显示,人群中有高达45%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所谓食物不耐受是指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食物大分子而引发的抵抗性反应,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症状。引起食物不耐受的食物多为人们平时常吃的,因而较难发现病因。

        食物不耐受的检测非常简单,只需抽取1毫升血液。抽血前可正常饮食,没有特殊要求。

        轻度的食物不耐受可以采取间隔一段时间食用或者忌食敏感食物,中度和高度的食物不耐受需要忌食敏感食物。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约6个月之后,症状会明显改善,“忌食”的不耐受食物可以尝试小心地引入食谱,有一部分食物这时不会再引起从前的症状。所以,并非需要终生远离不耐受的美食。

        (《家庭医生报》11.5侯晓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