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西服连改21次仍不合身——1956年初春,印度新任驻华大使小尼赫鲁一纸“投诉信”递到了外交部。
外交部派人陪小尼赫鲁专程到上海改西服,小尼赫鲁非常满意。
偌大一个北京城竟做不好一套西服,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北京是首都啊谁不愿意来?”
1956年,为了“繁荣首都服务行业”,中央决定迁上海名店进京。
经过明查暗访,北京方面开列了包括“鸿霞”、“造寸”、“万国”、“波纬”、“雷蒙”、“蓝天”等在内的21家服装店的名单。这些都是上海一流的服装店。
当时在张丰记服装店做店员的郑祖芳记得,1956年3月14日晚上,他与许多上海同业一起,被集合到上海新成区区工会开动员大会。会上,区领导动员说:“北京作为首都需要大量的服务业,希望大家踊跃报名,繁荣北京服务业。”
北京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不但负担上海来京人员的路费、提供来京后的住宿,而且保证来京人员原有工资不变,家属一年之内全部调入北京。
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大家踊跃报名。虽然,他们也听说北京风沙大,气候干燥,冬天只有白菜豆腐吃。但“北京是首都啊谁不愿意来?”
迁京工作进展神速,仅仅一周之后,区政府工作人员就帮各家店铺打点好了行装。21家上海服装店、208名从业人员,分两批乘着火车浩浩荡荡来到北京。
服装业迁京后,1956年7月6日,“中国”、“国泰”两家照相馆,“普兰德”、“中央”两家洗染店,“华新”、“紫罗兰”、“云裳”和“湘铭”四家理发馆也陆续来京。
中国照相馆的老人儿都记得,最初这份名单中并没有中国照相馆。一天,北京社会福利局副局长王崇续在街上无意中看到中国照相馆的橱窗最精美。一打听才知道,中国照相馆不但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员工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出头,很有发展潜力。于是,他把中国照相馆的名字也加了进去。
初到京城
初到京城,上海师傅们都很兴奋。但兴奋过后,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半个世纪后,几乎所有老师傅都会说到吃不惯。张永福说:“我们在上海都是吃米的,到北京老吃馒头、面条,很不习惯。”
说到对北京的第一印象,随云裳美发厅迁京的康邦章师傅把头一缩说:“北京真冷啊!”那表情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在康师傅的记忆里,那年10月份北京就下雪了。“我们这些南方人哪见过这个?赶快上街买棉衣,我们都是穿着单衣来的呀。”此外,冬天生炉子对于这些初来乍到的上海人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面对北京人对他们的热切期望,生活上的小小不适很快就被克服了,赶紧把新店开起来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当时,北京的商业街就那么几条,让新店开在好地点,又不能太扎堆,还真有点不容易。后来,二商局决定把上海迁来的20多家服装店合并为7家,“金泰”、“鸿霞”开在东四,“蓝天”开在王府井,“雷蒙”开在八面槽,“造寸”开在西四,“波纬”开在前门,“万国”开在东交民巷。这些地点不是核心商业区,就是使馆区。中国照相馆、普兰德洗染被安排在王府井大街上。
“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这四个迁京的理发馆,最初的计划是在东城、西城、崇文、海淀各开一家。可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大家一商量干脆联合开一家大理发馆,名字就叫“四联”,取四家联合之意。地点就选在金鱼胡同33号,原来开在这里的东单理发馆,只好给它腾地儿,搬到斜对过儿的红星胡同去了。
上海师傅
上海迁京店铺开张后,在北京市民中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四联’理个发要八毛钱,其他理发馆才两三毛,剃头挑子就更便宜了。”1956年在公安局工作的王铭珍去“四联”奢侈了一把。那时候他可是乍着胆子去的,因为在他印象里,去“四联”理发的不是教授就是官员。一进门,理发员就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说话都是上海口音,跟侯宝林的相声似的,洗头都说,‘打一打好吧?’”王铭珍笑着说,“‘四联’从上海带来10把美国进口的大椅子,坐着倍儿舒服,每人八条毛巾……上海师傅活儿好,服务也好,让你花了钱心里也高兴。”
康师傅记得“四联”刚刚开业的时候,每天早上开门之前门口都会排起大队。有一年临近春节他们更是早上五点钟就营业,一直忙到夜里两点才下班。夜深了,师傅们也回不了家,只好到附近的“清华池”忍一宿。可是,刚躺下没半个小时,就被叫起来了。原来,“四联”门口的队伍已经排到米市大街了。“东城区委一看这可不行,赶快开门吧!”于是,康师傅他们只好睡眼惺忪的,又干起来。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北京人有正月里不剪头的习俗。康师傅笑着说:“那个月我挣了120多块钱,都超过处长了。”
距离“四联”不远的中国照相馆也同样火爆。每天早上四五点就有人在门口排队,即使下午三点停止发号,生意依然会持续到晚上十点。当时,人们都以有一张印有“中国照相”字样的照片为风尚。
不过,上海名店在北京也有水土不服的。“美味斋”是这次迁京老字号中为数不多的餐饮业。在上海这家以“菜饭”闻名的饭庄,每天营业到晚上九点还门庭若市,但到北京以后,由于找不到更好的位置,“美味斋”被安排在菜市口。当时的菜市口远离闹市,每天天一擦黑儿,大街上就没人了,而且又地处老北京扎堆儿的南城,口味上很难得到认同。开业后很长时间,饭店都在亏本经营。不过“美味斋”咬住牙坚持上海口味不变。渐渐地这里成为在京南方人聚会的地方,老北京人也愿意来尝尝鲜了。
(《看历史》2012年第10期 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