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凭打假和学术打假已经取得一点成就,但对“洋教授”的身份,打假工作还差得很远。原因是国人对五花八门的海外教授头衔的真伪闹不明白。不少在国外学术界混不下去的“海龟”便想方设法钻空子,打出种种教授头衔,在国内教育界屡屡得手,有的甚至当上特聘教授、院系领导。
教授头衔的真伪在西方有严格的法律体制的限定,没有空子可钻。所以我们只听到过学术成果造假,而没有头衔造假的可能。在中国,很多头衔造假的人物都利用国人对国外教育体制的不了解来钻空子
举例来说,在日内瓦有个著名的“高等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1927年,培养过联合国安南秘书长这样的顶级人才。但在日内瓦周边的一个小镇上也有个“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但瑞士高教体制中并无这样一个学院。调查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私立野鸡学校,既无资质认证,又无政府教育部门资助,2003年才建,只有几个正规教师,且学费高得惊人。国人对此不了解,往往与前者相混淆,国内媒体还有把它称为“日内瓦外交学院”的,实在令人喷饭。
目前,学历造假、论文造假已成为众矢之的。职务和头衔造假却往往被人忽略。国内某著名大学曾出过聘请美国某二流高校的助理教授担任学院院长的笑话,原因是此人在简历中略去“助理”二字,校方居然无人认真核实。助理教授既然可以成为“终身教授”,那么“野鸡学校”当然也可以出“著名”教授。
(《文汇读书周报》10.26 相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