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糖尿病预防胜于补救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13日   04 版)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口号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导致患者功能障碍或衰竭,如心梗、脑卒中、失明、肾功能衰竭等。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总患病人数接近l亿。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指出,预防糖尿病的意义远胜于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往往起始于糖尿病正式确诊前的10~20年,即糖尿病前期。如果从确诊糖尿病开始才正式治疗,病情可能已处于“中下游状态”,虽倾尽全力疗效也并不显著,不如及早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的“三高”,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给生命带来的损害。

        李文慧表示,大多数2型糖尿病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排查非常重要,目前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多数人在体检中都做过空腹血糖检查,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应小于6.1mmol/L,很多人空腹血糖值正常就放心了。其实血糖值是波动的,不同时间测量空腹血糖,结果很可能有高低差异。更重要的是,空腹血糖达标并不意味着餐后血糖值也达标。李文慧说,“餐后2小时(从进食第一口算起)血糖值的标准是7.8mmo1/L,很多患者每次测空腹血糖都正常,但一查餐后血糖值就偏高。”除空腹血糖外,糖化血红蛋白是另一糖尿病临床检查重要指标,可以反映2~3个月内患者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在6.30%以下被认为正常,但实际上超过5.3%并有三高中的任一高就应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目前,很多体检机构都有空腹血糖的检查项目,却不常规查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两项,这样可能会漏掉近一半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能增加餐后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会更为准确和全面。

        (《北京晚报》11.7田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